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32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两会”访谈:传统也是一种时尚

(2015-03-05 17:51:52)
标签:

2015

两会

文化

分类: 谈文化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于永杰两会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常年穿着中式服装,谈起这一话题他更有感触,十年前我穿传统服装,被很多人视为怪人,而这几年好多了,说明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了。当听到记者提问内容与「国服」相关时,急着赶车的潘鲁生还是停下了脚步。

潘鲁生认为服装服饰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也是民族自信心的标志。日本的和服源自中国唐朝服装,而韩剧中常见的韩服其实是以明代官服为蓝本,恰恰是起源地的中国传统服装却断层了,这是令人很痛心的。对于确立中式礼服为国服,潘鲁生认为需要广泛征集意见,要符合当代生活特点,获得民众的喜欢。中国作为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应该有自己的服装服饰符号

潘鲁生引用英国学者潘纳格迪斯·罗瑞德的观点指出,传统最显著的作用,就在于决定着人工品的形式,设计者在余下来指明的有限空间里表达他自身,是传统导致了本土设计风格和自发设计特点的形成。古代中国被称为“衣冠王国”服饰之盛体现为绘、绣、染、织丰富的制作工艺和对图案设计锲而不舍的追求,同事也包含伦理内容的一整套全面、细致、系统、繁琐的冠服制度。“社会在发展,服饰的审美装饰与昭名分、辨等威、分贵贱、别亲疏的作用已经发生改变,我们应找到传统服饰之美与今天生活方式和理念的契合点,延续传统服饰文脉和内在的生命力”。

他强调,中式礼服的传承应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在正式场合、祭祀、成人礼、毕业礼以及婚礼中,应该提倡穿中式礼服,只有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活态传承。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但他认为传统本身就是一种时尚,我们需要做的是将传统与时尚很好地结合起来。

作为大学教授,潘鲁生十年前就呼吁:目前内地高校的学位服来自欧美,应该设计一套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学位服。他称,中国的学衔制度其实历史悠久,从汉代到清朝大学士,这一制度一直以各种形式延续。但近代的高等教育体制学习自西方,我们的学位服也承袭欧美,可以考虑吸收汉代的服装特点,融合时代特色,设计一套我们自己的学位服。应该说,它不仅仅是服饰,还有丰沛的文化内涵和威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