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两会”建言:做个田园梦

(2014-03-10 09:26:35)
标签:

2014两会

城镇化

田园生活

文化

分类: 谈民俗
2014“两会”建言:做个田园梦

    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合乡并镇,而是城乡统筹的产业规划与发展,是城乡并举的文化空间的全面建设,是数以亿计人次的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新一轮调整和建构,是以人为核心的转型、提升和发展过程。 
    当前我们在新农村或者社区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化”发展方式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根基不同程度断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趋同,文化形态雷同。一段时期以来,传统文化根基断裂,直接导致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对自身文化资源的认识与传承利用不足,小城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难以从自身文化基础和需求出发,创立具有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和标准,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为订单式经营,这一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制约了小城镇建设,导致发展模式雷同。同时,由于文化根基和生产发展水平不足,加剧了小城镇文化形态的趋同化问题,比如在建设规划往往盲目仿效大城市,简单拷贝现代城市建筑外观,打造公园广场,塑造西式雕塑,追求洋派风格,往往忽略当地村落景观和自然田园山水景观的文化传承优势,导致原有的空间格局遭到破坏,当地建筑风格、特色风貌尽失,丧失了具有文化个性、文化品质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而且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文化发展不足导致道德凝聚力下降。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传统价值体系面临挑战。一些农村和小城镇地区,聚众赌博、非法宗教活动等滋生,养老观念淡薄,攀富比贵现象严重,原本勤劳善良、仁义守信、乐于助人、自立自强的民风受到侵蚀,出现了信仰迷茫、精神空虚、道德滑坡、孝道缺失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想应启动一种综合的设计机制,构建“当代田园生活”。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融合城市高效经济模式、创新科技和充沛资本,发挥农民及城镇生产者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吸引城市文化精英回流,建设当代田园生活,实现小城镇经济与文化的全面转型和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