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两会”建议
生活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贫困。由于乡土文化凝聚力减弱,文化认同开始下降,
中国传统原有文化模式对农民思想行为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减弱,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引发当代农村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在文化生活方面较为匮乏,调查显示,文化消费一直被认为是乡村社会的奢侈品。文化消费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农村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一般以听广播看电视、打牌下棋为主。据人民网2013春节报道,当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看电视(90.7%)、闲聊(84.5%)和打牌赌博(73.7%)。特别是在春节,赌博活动比例剧增,甚至有农民工在节日赌桌上输掉一年打工收入。类似情况触目惊心。
我们建议关注农村文化消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比如加强县志、乡史、村刊等出版和农村博物馆建设工作。参考国外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发挥我国传统修史立志传统,鼓励和支持县志、乡史、村刊等文化出版工作。通过修史立志、留存活态档案等,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具体可通过印制村庄明信片,创办村刊,编纂乡史,创办自己的网站,举办读书节等各种文化活动,使每一位普通农民都能参与其中,共同享受和谐业余文化生活。从各地历史文化特点出发,建设农村博物馆,留存历史档案,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