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07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众的公共艺术

(2013-01-21 10:22:36)
标签:

公共艺术

城镇化

城市

文化消费

杂谈

分类: 讲设计

 

 

近来,公共艺术缺位引发的问题引起关注,网络发起的“十大丑陋雕塑评选”、“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等产生强烈反响。一方面凸显出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也体现了公众对公共艺术的进一步自觉。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公共艺术要回归公众,服务公众,真正成为公众的公共艺术。在去年岁末刚刚举办了城市公共艺术论坛,业内专家发表了《繁荣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宣言》。今年开年之际,艺术界又商讨公共艺术的展览推广,公共艺术的话题备受关注。

应该说,公共艺术发展,既是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机制问题,也是思想文化的交流与提升问题。要求我们既要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将公共艺术纳入制度轨道,解决由于公共艺术缺位所导致的城市景观特色不足、城市文化符号缺失、公众艺术消费与交流不足、生活质量和文化福利受到影响等问题,同时,要真正从文化的认同感、思想的凝聚力等角度关注公共空间的艺术交流,使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建筑与环境的点缀,更是城市历史、人文精神、社会思想、艺术情怀的表达和传播,发挥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建构与提升作用,服务公众的文化艺术需求。

正如社会学研究所指出的,“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着一种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的时代文化精神”,“区别市镇和乡村的不是大小而是一种心灵的存在”,关注和推动公共艺术发展,也是在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文化空间的关注与构建,是无形的思想文化与有形的艺术形式、个体的艺术创作与公众的文化交流、以及纯粹的文化艺术表达与公共文化服务、大众艺术消费等的结合,具有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和社会性,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我想,推动和促进公共艺术发展,有许多现实举措,包括借鉴“百分比艺术法”等健全公共艺术发展机制,加强公共艺术的教育引领和学术研究,强化艺术服务社会的观念,明确公共艺术的文化定位,建立公众参与的公共艺术发展平台等。关键是立足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用中国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文化问题。同时,还可进一步推出国家层面的公共艺术大展,创新展览模式并结合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集中展示公共艺术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通过学术讨论进一步反思我们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走向,从当代艺术批评的角度,深入具体地思考和探讨中国当下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关注城镇化进程以及城市空间中的民生需求和文化需求,充分解读公共艺术,并在城市文化引领、市民公共艺术消费、现代建筑环境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和阐释,进一步就公共艺术发展进行规划,使公共艺术真正成为人与城市公共流动的艺术展示,推进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中国语境的公共文化空间。


公众的公共艺术
《福克斯通美人鱼》英国 福克斯通斯泰德路阳光沙滩

公众的公共艺术
《奥摩罗(小山)》巴西 里约热内卢卢桑塔玛尔塔社区行政区广场街

公众的公共艺术
《她的秘密是耐心》美国凤凰城市中心公民空间公园

公众的公共艺术
《无声的进化》墨西哥坎昆国家海洋公园MUSA水下艺术博物馆

公众的公共艺术
《绿林里的红飘带》中国秦皇岛市北环路与海城大道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