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07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2009中国设计教育高层峰会”发表主题演讲

(2009-12-11 10:19:08)
标签:

中国

设计教育

趋同化

南艺

工业设计

峰会

文化

分类: 论艺教

 

    2009年11月15日,“2009中国设计教育高层峰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应邀出席会议,以“中国设计教育趋同化的问题与对策”为题发言。
    目前,全国近70%的高校均开设了设计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在校大学生总数达100万。一百万学生如果学有所成,作为优秀的设计人才融入社会,将成为设计产业、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反之,则不仅加剧我国设计创新不足的现状,甚至会成为紧迫、沉重的就业压力。因此,关键在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多元需求的有效对接,切实解决设计教育的趋同化问题。
   导致趋同化的原因包括:(一)在设计教育的宏观规划层面,缺少多元化的布局和有效引导,设计教育一度膨胀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导致办学模式僵化、单一、缺乏特色。(二)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层面,设计教育与产业和文化发展对接力度不够,缺少因地制宜的办学特色,具有趋同性。(三)在高校自身办学层面,对于设计艺术学科特点和社会多元需求把握不足,未能充分地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因而形成了“千校一面”的局面。
    在数据分析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国家规划层面、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层面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层面,具体提出了加强设计艺术学科的学术研究、建立设计艺术专业评价体系、建设设计艺术相关课程交流平台、建立设计教育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有效对接的示范区试点、优化师资结构等解决方案。总结指出,解决设计教育趋同化问题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切实联系经济发展、产业格局和社会需求,立足设计学科特点和文化学术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交流借鉴相关教育经验,积极打造办学特色,深入细致地对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时期的设计教育进行探索、总结和反思,从而真正激发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潜力,培养务实且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切实提高我国整体设计水平,促进设计产业发展。
    演讲从设计教育趋同化的现实着手,比照先进的国际经验,结合设计学科特点和已有的办学基础,对设计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样性的发展策略也做出了深入论述。演讲深化和拓展了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取得了积极反响。
在“2009中国设计教育高层峰会”发表主题演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