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鲁生
潘鲁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64
  • 关注人气:6,3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校,我们共同的家园

(2008-10-12 15:48:29)
标签:

山东工艺美院

校庆

潘鲁生

情感

分类: 论艺教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35周年校庆感言

    10月11日,是一个师生团聚、校友重逢的好日子,昔日的老师、学生亲如一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母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35周年。此情此景让人感慨万千。

    三十五年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伴随着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伴随着工艺美术事业、设计艺术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踏实进取,不懈努力,谱写了设计艺术教育探索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光辉篇章。自1973年创建以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培育专业人才,服务社会需求。从传统工艺美术,到现代艺术设计,学校把握历史机遇,在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和设计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取,不断壮大,以独特的历史传承、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为设计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十五年沧桑变迁,锐意创新;三十五年薪火相传,匠心独运。从历山路东仓到千佛山,从千佛山到长清北大山,从技校培养到研究生教育,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从创建初期,全校只有一栋楼,师生仅几十人;发展到现在,拥有两个校区,在校生规模达到七千人,学校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实现了巨大发展。当前,把握新的机遇和挑战,全校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积极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实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学校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十五年一脉承传,铸就光辉历程。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记录着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凝聚着几代工艺美院人的智慧与力量,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回首峥嵘岁月,我们深切地缅怀李凤书、周作民等为学校建设做出贡献的老一辈教师们;回顾奋斗历程,我们忘不了老一辈开拓者艰苦创业的豪迈情怀,忘不了老一辈教育者捐献珍藏、兴教助学的深厚情义,忘不了一代又一代工艺美院人对学校的关心与厚爱,忘不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各界人士的支持。正是一代代创业者同舟共济,孜孜以求,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这一切引领着全体师生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激励着广大校友志存高远、建功立业;为学校应对挑战、开创未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三十五年芬芳桃李,春华秋实。建校以来,学校培育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广大校友投身设计,奉献社会,在设计艺术领域兢兢业业,勤奋实干,勇于创新,成就卓越,铸就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校友们怀着深厚的母校情结,一直关心关注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得以发扬光大。三个校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铭记着我们共同的情感记忆,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的牵挂,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工艺美院是广大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

    走过三十五年,回望历史,关注现实。今天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秉持“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并举的教育理念,致力培养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学校以设计艺术学科为主体,文学、工学相关学科为两翼,全面构建设计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于200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功提升办学层次;同年,建成了长清新校区,办学规模空前扩大;2007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深化了内涵发展,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等设计艺术院校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同时,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的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明显提升。

    走过三十五年,温故知新,挑战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下,全体工艺美院人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山东工艺美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