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齐鲁晚报记者杨飞越、常新喜的采访
在奥运圣火传递至济南之后,我接受了齐鲁晚报记者的采访。

火炬祥云23日在山东省完成了为期3天、5个城市的传递。山东省临沂、曲阜、泰安和济南四个传递分别在圣火传递仪式上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礼物。这4件礼品分别是什么,它们又具有何种意义,本报记者连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请他为大家一一解读。

临沂: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复制品
临沂是火炬祥云在山东省传递的第二站。21日下午在圣火传递结束仪式上,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少军代表临沂市委市政府向北京奥组委赠送了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礼品,并祝福北京奥运会“充分汲取古代先哲的智慧”取得伟大成功。
潘鲁生认为,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的可以与文献古籍相印证的文物,能充分体现临沂的历史地位和特色,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以竹简作为礼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代表性。最早人们用石刻来记录历史,在纸张出现之前,出现了竹简和木简两种记录书写方式。竹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考古学史、军事史、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将这些优秀的传统元素与奥运精神加以融合,体现奥运圣火与城市文明的结合点,通过巧妙的创意设计出新的作品,那么就赋予这件藏品新的文化价值。

曲阜:孔林楷木手工雕刻孔子像
在曲阜,曲阜市市长刘森代表曲阜市向北京奥组委赠送礼物,这个礼物是以孔林生长的楷木手工雕刻的孔子像。
潘鲁生首先向记者说明“楷木”是一种稀有的木材:“楷”字读音是“Jie”而非“Kai”,楷雕是曲阜独有的传统工艺,楷木是孔林的独有物种。相传孔子世后,他的弟子子贡为恩师守墓六年,并从外地移来奇木植于墓旁,天长日久蔓延成林。现在楷木已经不允许采伐,大多用当地木材替用,但保留其传统技艺,曲阜楷木雕刻已成为国家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楷木孔子像”作为礼品赠送给北京奥组委,毫无疑问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孔子形象不仅是曲阜的、山东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文化象征,如果把和谐奥运的精神与楷雕结合的更为紧密,强化一些设计元素,比如采用“楷木如意”雕刻上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作为礼品,更能传递“和谐奥运”的理念,“我认为这是当仁不让的”。

泰安:泰山紫铜浮雕礼品
在泰安,北京奥组委圣火使者郭敏向泰安市赠送火炬和证书;泰安市长李洪峰代表泰安市向北京奥组委回赠泰山紫铜浮雕礼品,象征“国泰民安”,以表达550万泰安人民对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美好心愿。
对于这件礼品,潘鲁生说从文化象征意义来讲选择得很好,如果采用
“泰山石敢当”或者“五岳独尊”来作为泰安市的礼品赠送,可以从奥运精神上增加一些寓意的内容。紫铜浮雕作为泰安的地方工艺,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紫铜浮雕的设计图案可以更侧重城市的文化品牌和地域的文化特征。潘鲁生还认为,火炬传递省市向北京奥组委赠送的礼品,应当融合三个方面的价值:传统元素、时代风格、奥运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件礼品能够完美地融合以上三种元素,那么奥运圣火传递到其他城市,但纪念品可以永久地流传下来,作为一个城市纪念名片,它融合了这个城市特定历史时期,能够在这个城市的发展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迹象,并可以形成一种纪念品进行市场化推广。

济南:龙山黑陶平安奥运瓶
23日上午,奥运火炬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完成了全省最后一站的传递。在奥运圣火传递结束仪式上,济南市将一对章丘龙山黑陶作为礼物,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作为礼物。它高1.15米,耗时三个月的完成,瓶身上雕刻着“中国龙”的图案。黑陶在民间非常多见,经常用于市民之间的相互馈赠,作为“市礼”,赠送给奥组委是否分量够足?
对此,潘鲁生认为,作为龙山文化重要的发源地,济南围绕着龙山文化作文章,把黑陶作为礼物赠送给北京奥组委是有深刻涵义的,因为黑陶是人类文明的种子,是火与土陶冶的艺术,更能体现齐鲁大地的文化滥觞。如果说把黑陶作为文化基因,通过黑陶造型的重新创意,设计出体现奥运圣火传递历史轨迹的图案,可能将奥运圣火礼品打造成泉城的又一种文化纪念品。在谈到收藏观念时,潘鲁生说,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收藏品不是价格越高,其收藏价值越大。在国际上,许多纪念品的材质选择虽然很朴素,但是有本土特色,这并不影响它们的升值空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价值会沉淀得越来越厚重,这也是很多藏品本身价格不高,但经历史沉淀,成为无价之宝的重要原因。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潘鲁生又谈到,奥运圣火传递所经过的城市,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通过创意开发,设计一批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礼品,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推广城市设计品牌,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