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2007-06-25 21:56:04)
分类: 赏艺术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在每层展厅里,都有专门人员对作品进行文献讲解)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观众参与作品互动)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面对卡塞尔文献展,我们该做些什么
 

  2007年6月17日上午,我和李世平副书记、美术馆副馆长王瑞青、人文艺术学院教师邓剑烨一行在德国小镇卡塞尔参观了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本届展览于6月16日刚刚开幕。
  看完展览,我感触颇深。卡塞尔,原本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小城,由于举办“文献展(Documenta)”,使得“卡塞尔”这个名字蜚声世界,并与当代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展示当代艺术的圣地之一。当下,卡塞尔文献展已不仅仅是德国当代的视觉呈现,更是与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一起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坐标。我感觉,当代艺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都以视觉文献文本的形式与观众进行开放性的对话交流,不同之处是,在同一个文化平台上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视角。本届文献展把人类关注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等运用科技动力、以视觉艺术语言方式进行交融、互动。
  我们的大学艺术教育应该对自己进行重新思索。大学艺术教育,应不仅仅注重基础教育作为人才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当代艺术的前沿问题,让大学生了解艺术家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表现作品,要培养今后的艺术家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文化、关注人类自身等命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当代国际性展览;对当代艺术家而言,参与当代国际性展览,应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西方文化中心论”背景下的环境,还包括本民族的文化生态。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家该如何把握自己,我认为应更多地关注如何把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融合到国际艺术交流之中,关注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当代艺术家所表现的文化语境要有时代性、要有人文关怀、更要有民族元素,这样才能成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要一分子;而不是一味地迎合、抄袭、模仿。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原创,更多地从文化元素中提炼精华,同时融入国际语言,使创作更富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旨意,当然这种创作还应该更具有国际化文化的认同感。
  文献展不仅仅是对世界各国艺术家作品的一种整合、集中和展示,并且要更多地梳理艺术思潮的变革,针对艺术家所关注的焦点和艺术样式进行创新。当代艺术并非取悦于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而是在社会变革中创造新的、丰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引导设计潮流,尊重艺术家的选择,影响社会对艺术的一种认知。当然,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讲,注重如何在科技信息时代运用材料、资讯和资源共享,也成为发挥当代艺术前沿性的重要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