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行程始于足下
(2010-12-03 21:22:06)
标签:
京剧万里行文化京剧市场杂谈 |
分类: 瑜艺 |
11月17日,从上海启程到了太原,开始了我的万里行。
落地安顿好,就是一顿实实在在的刀削面,
为我的这次旅程开了一个热腾腾的好头。
18日在太原首演《文昭关》,得到不错的反响,
虽不如武汉那么热烈,也已经出乎了我的预计。
以我在化妆间接待的要求合影的戏迷数量估计,
在太原的京剧戏迷还是相当可观。
19日辗转到杏花村,品尝了高度汾酒的原浆。
也算是我白酒的处女喝,一两杯下肚,果然顿感微醺。
胃里发热,脚下打软。
有人传说,关肃霜先生上场前用高度白酒饮场,
还有人说,李多奎先生在物质奇缺的年代用酒精兑水解馋,
没有考据过,但在这行业里,爱酒的人实在多。
带着浓浓的酒意,来到武则天和于成龙的故乡吕梁。
老歌里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
车一进这里,典型的黄土高原的自然风光扑面而来,
谁会在乎吃的怎样住得怎样,这方水土人情就是最好的礼物。
第二天晚上再次演出了《文昭关》,
那一口自鸣得意的“十三一”无人解风情,
当时在台上就腹诽了自己。
22日到了河南郑州。
一路高速堵车,饥寒交迫,外加断水,
所幸有微博和朋友,解闷又解围。
23日与河南京剧院联谊演出,
第三度唱响了我的《文昭关》。
24日暂离万里行剧组,来到北京,
为好友刘铮助阵演出《三家店》,
同时为自己的摄影展和新唱片签售做准备。
27日准备就绪,开唱开签。
来了很多人捧场,新面孔居多。
梅兰芳大剧院给了很大的方便和支持,
瑜门上下再次大规模出动,
剧场内外一片繁华,
老板心中十分欢喜并十分感恩。
30日来到武汉,已是半夜,
久违了,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有人细推了一下:我每隔三年会来武汉演出,
是啊,上一个三年,走马换将唱《伍子胥》和《铡美案》;
再上一个三年,自己挑班唱了两天双出。
这个冬天,再次拜访谭余的故土,老生演员的朝圣地。
12月1日晚上闷帘一声马来,好声已冲天,
朝圣地就是气场不一样,怎么唱都有人给你兜着。
当日演了全折《文昭关》,“十三一”改成了“普通一”。
散场后,有人质疑了不唱“十三一”的原因,
也有人送了我已经剥好的很甜的柚子。
最后一站——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
这个非常熟悉的学校名字,来自于我童年时期对“成功”定义的理解: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那就是一个个被贴上天才标签的少年才有资格进来的,无比羡慕。
今明两天,上海京剧万里行第七次大型巡回演出压轴大戏在此收官。
在旅程中常常想念上海,
旅程即将结束却又依依不舍。
结束是为了下次的起航,
告别也是新的开始。
一路走来,深深感到:京剧,真的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