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瑜老板
瑜老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22
  • 关注人气:2,1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版京剧《赵氏孤儿》建组

(2010-10-15 00:11:29)
标签:

京剧

赵氏孤儿

分类: 新版京剧《赵氏孤儿》

这是一个酝酿在心里多年的艺术理想。

 

我在戏校的开蒙戏《搜孤救孤》,是余派经典,更由孟小冬先生在1947年演绎了它的终极版本。很多余派后学和票友都怀有浓浓的“搜孤”情结,不论吊嗓还是公演清唱,都爱唱“娘子”和“白虎堂”。这些年更成为我的“看家戏”。10年前,又向马派名宿张学津老师学习了《赵氏孤儿》,此后频频在天津、北京、台湾等地演出此剧。《搜孤救孤》和《赵氏孤儿》是一个故事的两个版本,从流派的传承角度,我自然偏好《搜》,尤喜“娘子”和“法场”的两段经典绝唱;而从表演的丰富程度、舞台面貌的呈现张力来论,《赵》是我很愿意唱的一出大戏。

 

作为一个京剧演员,依托流派成长并成熟是一个健康的规律。更加值得庆幸的是我在涉世未深的少年时代,就被几位高人领进了余派殿堂,从此糊里糊涂却也顺理成章地挤进余派艺术研究的象牙塔。心存敬畏几乎如同朝圣般地呵护着属于这个派系的艺术精神。当《搜孤救孤》遇到《赵氏孤儿》,我乱过方寸,坏过嗓子,更因为无法驾驭两个流派的表演风格而无限苦恼过。

 

之后10年,唯一的路径便是“练”。如今倒也十分有能力熟练地区分两个戏的味道,在天津演得多了,天津同行戏称我为“马余”。马余,毕竟是难以调和的。于是,我苦恼了多少年,一个小小的艺术理想就存在了多少年。今年6月在迁安和王蓉蓉等北京角儿们一起演出全本《赵氏孤儿》以后,这个理想才从雏形真正完善成一个具体思路:以马派《赵氏孤儿》为基础范本,保留其中各行当各流派的经典唱腔和表演,尤其要将余派《搜孤》中的经典唱段保护下来。将原本3个多小时的故事,精减浓缩在2小时左右。

 

今天2010年10月14日,新版京剧《赵氏孤儿》剧组成立。将由上海京剧院出品,集合多位青年才俊,和各路英雄的智慧,将启用全新的运营和制作模式,打造这出属于今天京剧舞台的《赵氏孤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