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届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观感

(2008-12-10 23:05:26)
标签:

杂谈

今天在现场看花脸组决赛。

方旭进步很大,会表演,身上漂亮。
嗓子虽然不很稳定,但在现场听起来,
还是比较有方法,不乱拉板,劲头适中。

刘大可实至名归,连续参加三届,今年拿下!
可惜的是他今年刚离开上海京剧院,
现在代表国家京剧院获得了好成绩。

王嘉庆表现突出,嗓音高亢洪亮。
嘴里功夫很瓷实,综合起来是个成熟演员。
有赖于天津京剧院长期以来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高明博选的戏太难,“打婴”一场火候很难把握,
唱念又没有太火暴的地方,需要演员有深厚的功力。
形体展示时临时加了翻,结果断了大筋,真是可惜!
不过最后排名在第四,成绩还是很好的,应该是银奖。
希望高明博早日康复。

刘嘉欣是整场选手里唱工最好的,但是分数非常低。
我觉得多少存在性别歧视,让很多现场观众大跌眼镜。

比赛结束后,在门口碰见一位熟识的评委老师,
聊了几句,颇有感触。
他说“在演播室里成绩不会影响什么,关键是在剧团的
地位,和在观众心目中的认同程度。”

在这个比赛的过程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了许多
选手的变化,有的进步,有的退步,有的走了偏门,
也有的确实体现了功力。
比赛是把双韧剑,经得住考验的人就脱颖而出了,
经不住名利的人,想法太多的人,往往会被许多假象迷惑,
而忽略了自己最需要努力的方面。

上海的参赛同行有十几人,我几乎都用同样的方式和他们
聊过名次的问题,希望他们都对排名想开一些,
得分一点都不重要,未来的路很长很长,
不要被眼前浅薄的名次扰乱了心智,丢掉了最珍贵的淡定和从容。

艺术大师从来都是通过长期舞台实践和市场的检验而蜕变成的,
各个院团应该总结比赛的实际情况,树立各行各当的主演人材,
以人为本,以观众的需求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
每年保证每个主演,能够达到演出100场以上。
就不会出现丢盔卸甲,黄腔走板的尴尬了。

艺术的评审不可能有绝对地公正,其中一定会有诸如
导向、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干预,
每个评委的艺术标准也多少有些差异。
但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京剧艺术的重视,
也看到了一年来全国各院团共同的辛勤付出,
还有那些艺术家们在台前幕后的努力与用心。
通过比赛,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进步,
这些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