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观感
(2008-12-10 23:05:26)
标签:
杂谈 |
今天在现场看花脸组决赛。
方旭进步很大,会表演,身上漂亮。
嗓子虽然不很稳定,但在现场听起来,
还是比较有方法,不乱拉板,劲头适中。
刘大可实至名归,连续参加三届,今年拿下!
可惜的是他今年刚离开上海京剧院,
现在代表国家京剧院获得了好成绩。
王嘉庆表现突出,嗓音高亢洪亮。
嘴里功夫很瓷实,综合起来是个成熟演员。
有赖于天津京剧院长期以来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高明博选的戏太难,“打婴”一场火候很难把握,
唱念又没有太火暴的地方,需要演员有深厚的功力。
形体展示时临时加了翻,结果断了大筋,真是可惜!
不过最后排名在第四,成绩还是很好的,应该是银奖。
希望高明博早日康复。
刘嘉欣是整场选手里唱工最好的,但是分数非常低。
我觉得多少存在性别歧视,让很多现场观众大跌眼镜。
比赛结束后,在门口碰见一位熟识的评委老师,
聊了几句,颇有感触。
他说“在演播室里成绩不会影响什么,关键是在剧团的
地位,和在观众心目中的认同程度。”
在这个比赛的过程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了许多
选手的变化,有的进步,有的退步,有的走了偏门,
也有的确实体现了功力。
比赛是把双韧剑,经得住考验的人就脱颖而出了,
经不住名利的人,想法太多的人,往往会被许多假象迷惑,
而忽略了自己最需要努力的方面。
上海的参赛同行有十几人,我几乎都用同样的方式和他们
聊过名次的问题,希望他们都对排名想开一些,
得分一点都不重要,未来的路很长很长,
不要被眼前浅薄的名次扰乱了心智,丢掉了最珍贵的淡定和从容。
艺术大师从来都是通过长期舞台实践和市场的检验而蜕变成的,
各个院团应该总结比赛的实际情况,树立各行各当的主演人材,
以人为本,以观众的需求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
每年保证每个主演,能够达到演出100场以上。
就不会出现丢盔卸甲,黄腔走板的尴尬了。
艺术的评审不可能有绝对地公正,其中一定会有诸如
导向、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干预,
每个评委的艺术标准也多少有些差异。
但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京剧艺术的重视,
也看到了一年来全国各院团共同的辛勤付出,
还有那些艺术家们在台前幕后的努力与用心。
通过比赛,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进步,
这些足够了!
方旭进步很大,会表演,身上漂亮。
嗓子虽然不很稳定,但在现场听起来,
还是比较有方法,不乱拉板,劲头适中。
刘大可实至名归,连续参加三届,今年拿下!
可惜的是他今年刚离开上海京剧院,
现在代表国家京剧院获得了好成绩。
王嘉庆表现突出,嗓音高亢洪亮。
嘴里功夫很瓷实,综合起来是个成熟演员。
有赖于天津京剧院长期以来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高明博选的戏太难,“打婴”一场火候很难把握,
唱念又没有太火暴的地方,需要演员有深厚的功力。
形体展示时临时加了翻,结果断了大筋,真是可惜!
不过最后排名在第四,成绩还是很好的,应该是银奖。
希望高明博早日康复。
刘嘉欣是整场选手里唱工最好的,但是分数非常低。
我觉得多少存在性别歧视,让很多现场观众大跌眼镜。
比赛结束后,在门口碰见一位熟识的评委老师,
聊了几句,颇有感触。
他说“在演播室里成绩不会影响什么,关键是在剧团的
地位,和在观众心目中的认同程度。”
在这个比赛的过程里,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了许多
选手的变化,有的进步,有的退步,有的走了偏门,
也有的确实体现了功力。
比赛是把双韧剑,经得住考验的人就脱颖而出了,
经不住名利的人,想法太多的人,往往会被许多假象迷惑,
而忽略了自己最需要努力的方面。
上海的参赛同行有十几人,我几乎都用同样的方式和他们
聊过名次的问题,希望他们都对排名想开一些,
得分一点都不重要,未来的路很长很长,
不要被眼前浅薄的名次扰乱了心智,丢掉了最珍贵的淡定和从容。
艺术大师从来都是通过长期舞台实践和市场的检验而蜕变成的,
各个院团应该总结比赛的实际情况,树立各行各当的主演人材,
以人为本,以观众的需求给青年演员提供舞台。
每年保证每个主演,能够达到演出100场以上。
就不会出现丢盔卸甲,黄腔走板的尴尬了。
艺术的评审不可能有绝对地公正,其中一定会有诸如
导向、情感等各种因素的干预,
每个评委的艺术标准也多少有些差异。
但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京剧艺术的重视,
也看到了一年来全国各院团共同的辛勤付出,
还有那些艺术家们在台前幕后的努力与用心。
通过比赛,所有的人和事都在进步,
这些足够了!
前一篇:久违了<捉放曹>
后一篇:转载近日演出的宣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