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戏剧(京剧)演出市场,红火了很多年,磨练了很多人,虽然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那里不过是哪里庙会要开台,村干部家老人要做寿,以京剧演出作为陪衬罢了.至于唱什么,怎么唱,唱给谁听,似乎远没有演出的主题来得重要.所以,几乎是,除非迫于无奈,否则所谓的大牌们是不会长期驻守在温州乡下演出的.
酒吧几乎遍布每个城市的角落,那里同样需要作为背景的歌声.简单的需求恰恰成就了很多有音乐的梦想的人,他们有了赖以生存的饭碗.日复一日地唱,说不定就等来了一个希望,比如超女快男.使他们在一夜之间成为星.从此便踏上音乐正途,不必再为了生计去酒吧唱歌.
有些不同的是,很多已然登堂入室的京剧演员,为了争取上台锻炼的机会,不惜抛下安逸的都市生活,不顾劳累,背着行头和道具下到温州农村,一唱就是几年.说不好对他们的感觉,是心疼,还是敬重,总之很"五味".
曾经一度自己也差一点去温州长呆,但合约一直搁浅,一拖就几年.后来随团去了一次,短暂的几天,匆匆演了几场就回来了.温州的朋友曾劝我,"其实在这里唱戏挺好的,什么都能唱,结帐还是现金当天."终究,我还有个相对固定的演出场地和频率,还没有那么窘迫.
几年来,我一直在寻觅介于温州和大剧院之间的剧场,可尝试带有实验性质,小成本,灵活机制,低票价,长期密集演出的场所.曾考虑北兵马司和解放军歌剧院小剧场,都因为各种困难实现不了.曾经气馁过,深深怀疑过自己的判断和能力.但至今,我仍深信,我最适合的就是这样的剧场.寻觅和努力依旧在进行.
快男终于结束了,陈楚生冠军.早在三进二的时候,我的车载CD里已经响起了他的新单曲<有没有人告诉你>,在我的眼里,他们早已不是新人或选手,而是歌星.虽然充满着商业炒作的娱乐界经常被大家嗤之以鼻,但是这个行业造星的能量实在大得可怕,一个普通的选秀节目可以如此大规模地调动一切资源:广播,报纸,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短信,QQ,包括每次到场的大牌明星,文化名人的参与,举办各地歌迷见面会,制作发行个人单曲....,把一个个邻家男孩包装成一个个准超级巨星.不服不行.
该是京剧行业向别人学习的时候了,闭门造车的时代该结束了,睁开眼睛,打开思维,放下架子吧.看不起别人的结果就是最终被人看不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