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过年啦...给大家推荐点东北菜...

(2007-01-15 16:26:30)
1:自制血肠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38644.jpg

原料:猪鲜血、明肠
做法:猪血和十多种药材调配,灌制而成
特点:软嫩、清肺保健作用,火候考究
2:酱大棒骨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0419.jpg

原料:精选猪的棒骨,酱汤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做法:酱制而成
特点:肥而不腻、酱香味浓

3:粘豆包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0445.jpg

在古时候有个传说天气非常涞氖焙颍懈鲅逵?寒冬腊月,冻掉下巴)所以吃了粘豆包可以沾上。
做法:大黄米做皮东北的饭豆做馅,包制而成
特点:粘嫩、爽滑、香甜

4:韭菜盒子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0857.jpg

原料:嫩韭菜、鲜鸡蛋、特制面粉
做法:煎
特点:外型美观、口感清香
5:手抓羊排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0915.jpg

原料:新疆草原乳羊,此羊常年吃高山青草无污染
做法:经药材淹制,上烤箱,文火烤制四十多分钟
特点:干香、味浓、孜然味突出
6:松仁烧鹿筋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1877.jpg

原料:此菜是用梅花鹿筋,大兴安岭的松仁
做法:将鹿筋浸泡四个小时以上,烧制而成
特点:颜色红润,鹿筋软嫩,有强筋壮骨的功效
7:滑子茹炒黄瓜香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2856.jpg

原料:采集于长白山上的野菜,经功能实验证明长期食用,
有清热解毒、防癌安神和免疫调节,保健作用。
做法:烹调方法、炒溜而成

8:家传砂锅鸡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2415.jpg
此菜原料采集于东北农家笨鸡,经韩家三代烹调结合做法,
以家传做法有三十多种名贵草药。文火煲五个多小时以上。
特点:入口鲜嫩,味道浓郁,口齿留香

9:锅包肉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2454.jpg

锅包肉是东北的溜肉段衍生出来的一道菜,只不过现在是肉片,外面包着用土豆做的淀粉,放在油里炸,所以又叫“锅爆肉”,外脆、酸甜,里面的肉嫩。

10:地三鲜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2840.jpg
地三鲜:菜品盘大块粗,酱味浓重,咸香诱人,是东北菜的代表作之一。
做法:
1.土豆一个,茄子一个,青椒一个半,这个是首次尝试的量,熟悉了以后可以按比例增加。
2.土豆切块或者稍厚的片,按喜好,茄子滚刀切块不要太小,青椒随便切,如果图美观,切菱形片。
3.下油,东北菜一般油很大,吃前考虑好。油是用来炸土豆的,所以熟手看着下,生手就约莫着土豆下锅以后能漫过土豆稍多些,大概就是一点五个土豆块的高度。
4.油温80C以后下锅炸土豆,一般一个土豆的量是两分半到3分左右,捞出来,下茄子,茄子一般来讲说是要炸到金黄色不过个人认为那样茄子就太软了,所以我一般炸两分钟到三分钟之间炸好以后捞出,下青椒,下了以后利马捞出来三个东西装成一盘。
5.油沥出,重新下少许油,葱花,拍好的蒜,有时间的可以倒蒜茸,爆香。
6.把三鲜倒进锅里,然后按日常炒菜顺序下生抽,黄酒,鸡精,盐,如果有荤汤(比如排骨汤,猪脚汤)可下一勺,别太多猛火煮一分钟,再加少许淀粉(南方叫生粉?)略炒,出锅,开吃。

11:前面那个韭菜盒子和粘豆包只能做为主食,不算在菜色里,还有一道必须要提的排骨炖豆角
http://www.szxf.net/Article/UploadFiles/200511/20051114093642168.jpg 
 我的职责就是打出东北的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