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复陈旻昭
(2019-02-10 07:54:49)
标签:
蕅益大师 |
复陈旻昭
法门之衰。如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故数年以来。惟恃道友为命脉。而众生习气各有偏重。亦复不能如水乳合。兴言及此。惟有血泪横流而已。利名两关。从来羁绊。我不得非适今也。乃极相知人。犹然以名利见疑。所以誓朽此骨于深山。不甘受千古诬谤耳。
居常谓坏法门者。皆由于撑法门人。如齐桓晋文。尊周适所以坏周。方痛惩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辙。独有出家一点初志。急欲克获圣果。而悠悠十五六年。竟成虚度。惭天愧地。夫复何言。即此十五六年行脚。打破面皮。放舍身命。仅开得名字即佛位中一只清净肉眼。于佛菩提了了得知。归家道路明如指掌。而形枯气索。前进为难。意欲传得一人。勿令最后佛种从我而断。亦竟未遇其人。呜呼痛心。又惟有梦寐永泣而已。
慧公来。伏读手教。兼承厚施。愧不能消。然讯知居士近况。所处颇艰。而道念益固。深以为慰。或我佛遗法。将来不至永坠。尚有否极泰来之机。其终借手于居士乎。
每观种种邪外之流。其智甚短。其说甚陋。犹足以簧鼓天下。后世有述者。大底别有一段彻底精神以持之耳。况将彻底精神持此至妙至深正法。岂反不能弘于天下垂于千古。倘不能弘不能垂。只是我辈精神未曾彻底。但当自反自励。不必他求也。船子身葬水中。而夹山乃大弘其道。荆溪以居士身参学多载。后方出家。一世不登法座。而其书乃传之万世。不可磨灭。宣圣之木铎。孟轲之好辩。皆此类也。此意愿与居士共之。虽未获一第。亦奚足忧。当勤心道业。誓续佛祖慧命为急务耳。
如是师带病远来。期共作山中朽骨。不意寺内三丧相继。未免内顾之忧。勉强劝其一归。了世间幻局。赖有此人。差慰鄙怀。但身亦多病。竟未知谁死谁手也。山居百八偈。附呈清览。又附戒消灾经。略释一卷。知居士必能得意于语言文字之外。其余著述未能一一持上。统俟后缘。贱恙仗庇仅痊。但久病之余。非复向日精力。一息尚存。惟以著述念佛为务。俟金莲现前。便长揖西驰矣。
绝余编卷三
蕅益大师全集,巴蜀书社,2013年版,第七册,560-5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