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佛教复兴第一人
(2018-11-09 07:21:21)
1911年阴历8月17日,杨仁山于金陵刻经处内去世,病逝前安祥对左右说,“余心放下,毫无挂碍,可以去矣,”于念佛声中,端坐向西冥目而逝。直到第二天凌晨,头顶及足部仍温,且面色不变。根据他生前“经片所在即吾之遗体所在”之愿,家人及弟子将他安葬在宅院西部。七年之后在深柳堂后、经版房前,建成居士之墓塔,杨仁山居士之棺即掩于其下。
塔院左右方围墙上,镶有沈曾植撰写的“杨仁山居士塔铭”牌,其中记述杨仁山居士一生:“居士奋起末法苍茫、宗风歇绝之会,以身任道,论师、法将、藏主、经坊,四事勇兼,毕生不倦,精诚旁薄。”他所创办的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由居士创办的佛教文化机构,他在此刻印流通佛教经籍,并开设祗洹精舍及佛学研究会兴办佛教教育,使这里成为中国近代佛教文化事业的一个中心。这些弘法事业开展于清末佛学衰微之时,对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献。因此人称杨仁山为“近代佛教先觉者”、“近代复兴佛学的一代宗师”。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佛学为晚清思想界的一支“伏流”时说:“今代治佛学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依文会”,由此可见杨仁山对近代佛教影响巨大。太虚法师认为杨仁山是“中国佛学重昌关系最巨之一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金陵刻经处重印经书因缘略记》中云:“近代佛教昌明,义学振兴,居士之功居首。”杨仁山对近代佛教的复兴贡献厥伟,一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佛教界,回顾近代佛教的复兴,都将杨仁山居士尊为中国近代佛教的先觉者和振兴者。
摘抄转发
后一篇:在家信众可以评论佛教改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