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谪罚可否
(2018-06-25 06:55:29)
标签:
佛教弘一戒律白衣 |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别行篇
第五门 离诸非法
第三章 谪罚可否
谪罚可否中分为二节
┬一别列
└二会通
第一节 别列
别列中分为二项
┬一劝俗敬护
└二劝俗治恶
第一项 劝俗敬护
事钞云“十轮经云。若诸比丘护持戒者、天人供养、不应谪罚。 除其多闻及持戒者。若有破戒而出家者、能示天龙八部珍宝伏藏。应作十种胜想、佛想乃至礼足。后生豪贵、得入涅槃。是以依我出家、持戒破戒、不听轮王宰相谪罚。况余轻犯。 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如牛黄麝香眼药烧香等喻。破戒比丘为不信所烧自堕恶道、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以是因缘、一切白衣皆应守护、不听谪罚。” 资持释云“初四句明持戒。 除下明破戒为二、前约报劝、上二句拣除如法。若下明破者功能。此明破戒、必约犯重。天龙下彼具列夜叉乃至人非人等、今文束之。应下劝俗恭敬。后下示报。是下结意。 破戒下次约喻劝、初举喻。牛黄下经云、是牛虽死人故取之、亦如麝香死后有用。又云、譬如估客入于大海、断无量众生命挑其两眼和合成药、若盲冥无目乃至胞胎生盲者以此药涂其眼明净。彼人虽死其药有功又云、譬如烧香、香体虽坏熏他令香。破下合法。上三句合牛麝人死及香体坏、能下合香药有用香气熏他。以是下结意。”见事钞记卷七
第二项 劝俗治恶
事钞云“涅槃云。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及于四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学正法。 若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大臣四部应当苦治。” 资持释云“初令劝学。四众即僧尼士女、下云四部亦同。正法者经作定慧。 若下二劝苦治”
事钞续云“大集云。若未来世、有信诸王若四姓等、为护法故、能舍身。宁护一如法比丘、不护无诸恶比丘。是王舍身生净土中。 若随恶比丘语者、是王过无量劫不复人身。” 资持释云“初明护如法之益。四姓者西土姓种统之唯四、一刹帝利王种二婆罗门净行三毗舍商贾四首陀农人 若下二明随恶人之损。”
事钞云“大集云。若末世中、有我弟子多财多力、王等不治。 则为断三宝种、夺众生眼。虽无量世修戒施惠、则为灭失。广如第二十八卷护法品说。” 资持释云“初明国王纵彼造恶。 则下显过。断三宝者翳障正法也。夺众生眼者损他正见也。戒施灭失者损自功德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七
第二节 会通
事钞云“问、前十轮经不许俗治、涅槃大集令治恶者。” 资持释云“问中。二经相违、故须和会。”
事钞续云“答。十轮不许治者、比丘内恶、外有善相、识闻广博、生信处多、故不令治。必愚闇自缠、是非不晓、开于道俗三恶门者、理合治之、如后二经。 又涅槃是穷累教本、决了正义。纵前不许、依后为定。 两存亦得。废前又是。” 资持释云“答中、初两存释。 又下废前释。穷即训极、累谓嘱累。一代所归故云教本。决前不了故是正义。 两下双结。”已上皆见事钞记卷七
上来离诸非法中第三章谪罚可否竟
http://www.dizang.org/bk/jl/018.htm#a05
延伸阅读:
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