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读经的风气如何才能形成(二)?

(2018-06-14 10:51:38)
标签:

佛教

大众阅藏

读经

阅藏

闻思

甲:许多佛子分不请外道正法,根源在不读佛经。如果多读佛经,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可是,许多佛子,不愿读佛经,却热衷读外道杂书。

乙:嗯,主观上是不重视。另一方面,客观上也没有条件,一般寺庙中,除了常见的十几部佛经之外,压根没有其他佛经,要找很困难。

甲:主要是主观不重视。佛子印经的钱从来不缺,助印的时候都是非常踊跃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引导大家多读经?甚至有佛子反对多读经,这种声音并不鲜见啊。

 乙:还需要法师们来讲这些经典。印经、读经、讲经,这是一个佛法弘扬的链条。缺一不可。

甲:对。在这个链条中,关键在中间这个读经的环节。出家师父读了,才有可能为大家讲经。不读讲什么?在家人读得多了,才有讲经的“市场”。如果没有人读经,就没有人请法师讲经。我们现在抱怨法师讲经不多,但是现在如果出家法师在某些寺庙讲经,听经的人也未必多。

乙:是的。相对来说,读经最容易。任何人自己想读就可以读,对外界条件要求相对比较低,可以自我做主。所以,看来大家还是应该从当下做起,从我们自己可以做的地方做起。我们自己先读起来。然后如果觉得需要经书,就可以集资印经。如果读的人多了,就可以请师父们开讲了。

甲:是啊!比如,大众阅藏汇编的经书,一开始就是杨新宇自己想要读,也想推荐给别人读。但是,许多经书因为读的人少,一般寺庙里没有人印,请不到。他就自己从网上把台湾cbeta的电子版下载下来,分类汇编好,找复印店印出来,自己读,同时也送给想要读的人读。大众阅藏就是这样逐步推广起来的。

乙: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杨新宇居士这种不抱怨,不依赖,不等靠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随着读的人多了,尤其是出家法师参与多了,祈请法师讲经的人多了,现在讲经的法师也就多了。许多过去很少有人读很少人讲的佛经,也有法师开讲了。

甲:如果一开始讲经法师不多的时候,居士们在自己阅读的同时,也不妨分享自己的读经心得,与大家交流。这样也会对大家读经提供帮助。

这样点滴做起,长期坚持下去,读经的风气就可以逐渐形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