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经究竟是否可以思考、分别?印祖究竟是什么观点?

(2018-02-15 08:00:32)
标签:

大众阅藏

佛经

印光

佛教

分类: 科学宗教
昔承慈示阅经之法,谓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证实相法,即根器钝劣,亦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若一路分别此一句是甚么义,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因兹业障消灭,福慧增长乎。

弟子似觉此段训示,为阅经无上妙法。但所谓不起分别,若文若义,一概不加理会,是否但以竭诚尽敬,将文字认得明白,音读念得圆熟,如老太婆念经之模样乎。以前弟子颇虑,照不分别不加理会文义阅法,或至难能心得,不生法喜。故每读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即口诵心维极乐庄严,普贤慈悲萦回胸臆,法喜盎然。继思如此读法,未免落于凡情妄想,卜度思量窠臼,纵使微有所得,譬如四大海水,澎湃汪洋,以手掬之,反只涓滴。正如师训所谓岂能冥符佛意,圆悟经旨乎。

答,文义明显者,何妨了了。但不特生心动念理会耳。非并读而了了亦不可也。

——印光大师答周孟由居士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