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都是無常的

(2008-03-18 16:46:29)
标签:

文化

春天校園里的景色真是沒的說。

滿樹滿樹的山桃花和梨花,常常讓人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景致天天都在變,昨天還是一片乾枯,今天已然滿目嫩綠,一不留神就可能錯過了花期。

難怪古人留下了那么多傷春的詩句。

愛因斯坦爺爺雖然嘴硬,說什麽時間不過是人類頑固的幻覺,想用四維空時來“攪混水”,最後他也不得不承認時間的單向性。

我在課上常說,如果沒有時間的單向性和不可逆性,人類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悲劇和感嘆(好景不常、遇人不淑、潑水難收、紅顏易老、此恨綿綿無絕期……)。

試想假如時光可以“倒帶”,估計不少人會將某一段怦然心動的時光來回重放,會將那些不堪回首的經歷徹底“消磁”或者“格式化”……

不過,這也是“雙刃劍”,同樣有“負面作用”。例如,好不容易到手的東東,同樣也會喪失(騙來的博士學位),想想還要再去背書包,爲得不到“小紅花”而痛苦流淚,為一個小撥浪鼓而破涕而笑,也覺得挺無聊的。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到: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最緊要內容不過是:

【一切僵硬的東西熔化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被當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東西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恆的流動和迴圈中運動著的。】我覺得他對時間的無常真是很有感覺,難怪他對佛教徒的智慧頗有幾分敬畏。


有人會說,艷陽春景下大談無常,很煞風景,過於陰暗消極,其實不然。美好的東西不“常”,固然讓人可惜,但是那些不好的事物不再“常”住,豈非善哉?


俗語有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當年,五四的憤青教授們一陣忽悠,傳統文化備受羞辱,甚至連漢字都要拉丁化,似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誰能想得到,今天傳統文化的回潮,誰能想到正體字會被要求在小學講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