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齋老蔣
心齋老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29
  • 关注人气: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文化人”集体亮相:《火蝴蝶文丛》出版

(2007-10-04 12:00:36)
标签:

人文/历史

科学文化

科学主义

科学传播

反科学文化人

分类: 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人”集体亮相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2007/10-04/011@091101.htm

2007-10-4 9:11:01 · 来源: 新京报 A18版:

《火蝴蝶文丛》出版

 

  本报讯 (记者姜妍)近年来,一些原本从事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的学者,开始关注科学文化问题,因其科学与文化并重的特点,被称为“科学文化人”,他们从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和迷信的状态中逐渐摆脱出来,开始更为理性地看待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后果与发展前景。日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火蝴蝶文丛”恰恰就是这个群体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者的最新成果。

 

  本丛书分为6本,包括江晓原所著的《我们准备好了吗》,收集了作者对著名幻想作品(电影、小说)的系列评论,以及对这些作品背后的科学思想资源的发掘和研究;刘兵所著的《面对可能的世界》,本书基于科学史、人类学、科学传播等学科的研究,相对通俗地结合传播、反思、实践、历史等主题,对科学的多元文化进行了讨论;此外,还有刘华杰所著的《看得见的风景》;蒋劲松所著的《人天逍遥》;田松所著的《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和李侠所著的《喧嚣与凝视》。

 

  著名学者江晓原说,看到这部丛书的名字———“火蝴蝶文丛”,想到的是《蝴蝶效应》这部他非常喜欢的科幻电影。“我们都知道那个著名的比喻,'巴西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不会在美国得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本来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比喻,但影片用它来表达另一种寓意,即我们的努力经常是事与愿违的,我们无法预知我们努力的后果。”江晓原说自己最先由丛书名联想到的就是那只神秘的蝴蝶。

 

  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则说,自己首先的联想虽然也是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但注重点有所不同,即“一只小小的蝴蝶之翅膀的扇动,居然可以因为我们还无法确切理解的机制而被放大无数倍,造成影响巨大的后果。我想,这也同样可以成为这一丛书名称中”蝴蝶“的另一层含义,甚至是更积极的含义。”刘兵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