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科学文化 |
女宇航员绑架案引发的思考
蒋劲松
蒋劲松
【此文已在新京报发表,无论是转贴还是批评,请点击:女宇航员绑架案引发的思考。】
宇航员从来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尤其是女宇航员。美国现年43岁的女宇航员丽莎"诺瓦克最近成为了媒体关注对象,但是原因却非同寻常。她由于涉嫌绑架情敌未遂而被捕,现在据说可能会面临终生监禁的惩罚。虽然涉及的当事人身份特殊,情节曲折,作为肥皂剧和娱乐八卦的素材绰绰有余;但是看起来,这不过是丽莎个人的悲剧,和社会上各种因感情纠葛而引发的罪案,毫无二致。
美国现年43岁的女宇航员丽莎"诺瓦克
然而,深究起来,这起罪案不仅反映了丽莎个人的性格和人格问题(也许还有精神状态问题,美国航空航天局近日将会对她进行精神鉴定),也折射了科学研究所带来的副作用。宇航员都经过严格挑选,接受系统训练,各方面的素质都堪称一流。丽莎之所以还会作出这样的反常举动,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曾在NASA担任过外科医生的克拉克表示,女宇航员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她们不得不同时兼顾两个领域,在家里要当好贤妻良母,在工作上要履行宇航员的职责”。不仅如此,据相关报道,在“和平”号空间站长期太空航行过程中,由于空间狭小,压力过大,旅途寂寞,还曾发生过男宇航员对女宇航员进行集体、长期、多次性骚扰的情况。
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太空航行为了实现其目标,宇航员必须要在很特殊、很艰苦的环境中工作。这种环境是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而创造的,并不是为了人的正常生活,人在其中不过是作为手段存在而已。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人的身心受到伤害是不足为奇的。为了人类整体的利益和科学的发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是必须要进行的。负责的研究机构自然要充分考虑这种职业性的身心伤害,尽可能地减少副作用的产生,这也是科学研究共同体的长期形成的惯例。
这样,科学研究活动的副作用问题是否就消解了呢?不,反而更加尖锐了。我们知道,现在任何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程要上马,首先要做环境评估,也就是说要事先评估可能的风险,防患于未然。现代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对世界的反映,而且首先是介入和干预世界的实践活动。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学已经成为高度复杂的庞大工程。科学对于研究对象、环境、研究手段乃至研究者本身都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耗用巨大的社会资源。与一般工程相比,现代科学的探索性更强,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更大,风险更不确定,因此相关风险评估更显必要。
但是,粗陋、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听说“科学是双刃剑”就会勃然大怒,立刻会扣上“反科学”的大帽子。精致的科学主义者则会在科学与技术之间建一道防火墙,承认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有副作用,但是却坚持科学研究本身有益无害。正是由于科学主义者的这种掩耳盗铃,使得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危害没有为公众乃至科学共同体所充分认识,从而没有建立起必要的科学研究的风险评估制度。
在此问题上,我认为有必要借鉴日益成熟的技术风险评估的原则,如系统性、前瞻性、中立性、批判性和跨学科性等。系统性,即研究活动不仅考虑科学的进展、知识的获取,还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追求社会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前瞻性,即不仅要考虑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直接社会后果,而且应预见科学研究所带来的间接后果、后果的后果。中立性,即评估者应独立于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和参与者的利益,科学风险评估应与直接制定政策的权力和职责分开,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批判性,即评估重点在于预测科学研究所产生的消极的、间接的、出乎常人意料的效应,从而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个早期预警系统。跨学科性,即评估需要科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生态学家以及利益相关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以防视角片面,忽略风险。总之,社会公众应该认识到科学研究不仅是造福人类的福音善举,也是值得高度警惕的巨大风险,对科学保持一种审慎的批判态度。
前一篇:有民主才有科学 有平等才有对话
后一篇:震撼人心的素食宣传网络资料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