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學哲學視野中的詩歌意義的深度分析:以“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為例3

(2006-10-20 21:56:01)
分类: 科学文化

【說明:此文涉及面太廣,作者對如此浩大的工程心生畏懼,故拋荒多日。今天給自己放假半日,續寫此文。今后將盡量壓縮,爭取在三年內完成此文,望讀者諸君諒之。】
【補遺】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14】老子曰:“自知者明,自勝者強。”【15】唯獨佛教說法特別,提倡“無我”。【16】但在釋迦牟尼臨涅槃時所宣講的《涅槃經》中,則大講涅槃的境界是“常樂我凈”。【17】當然這里的“我”本質其實是“無我”,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自然非我等凡夫所臆測,不可妄論。然而“我”字極其尊貴,內涵極其豐富,不可輕忽,當是不刊之論。趙老師此詩開門見山道出“我”,于平淡中寓深刻,如此手筆,殊非易易,不可等閑視之也!

“終于”
“終于”用得好,詩中所表達的認識,看似很平常,實則需要努力突破原有認識的藩籬才能獲得。例如,牛頓力學體系,今天看來很平常,甚至是已經被突破的體系了,當年建構起來,也是千辛萬苦,要引入慣性【18】、相對運動【19】、摩擦力【20】、不僅是物理學的變遷,還必須要以天文學新體系的建立作為前提和基礎,而這又需要新的觀測手段——望遠鏡的引入【21】,而望遠鏡的合法引入,又需要相應的光學理論,需要克服人們長期以來的偏見、傳統、權威【22】等等壓力和干擾……談何容易。在某種意義上,科學革命需要在思想上拋頭顱、灑熱血,才能打下科學理論的江山。“終于”兩字中流露出勝利的喜悅、成功后的自豪和驕傲、告一段落后的輕松,回視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無限感慨,……其中滋味,當是一言難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