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新高考遵循稳中求进
(2009-09-07 16:24:07)
标签:
教育高考改革考试说明尹宗禹 |
分类: 【New】2010新课程高考 |
2009年精华复读班招生大会上,对于一些家长、考生对2010年高考变化认识不清楚的情况,我特别提出:高考要改革,但不是革命!什么是革命?就是推倒重来!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稳中求变,没有稳定就没有变革。这次高考《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的培训活动中,一位高考命题秘书也用这句话强调高考改革的稳定性。
我花了两天的时间将九个学科的《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认真浏览了一遍,有两点印象十分深刻,而且九个学科在宣讲过程中都强调了这两点:
一、编制《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八个字:系统设计,稳步推进。
二、编制《考试说明》的原则
编写原则共十二个字:总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进。
可以看出,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编写原则,仅仅二十个字,却几次强调稳定!在九个学科秘书讲解《考试说明》编制过程中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强调改革的稳定性。从2004年北京开始单独命题,从全国卷向北京卷过渡是稳定的;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试题难度到调档分数线也是基本稳定的;2008年奥运年高考、2009年国庆60周年高考,由于强调稳定,最终实现了“平安高考”的目标,从大纲版高考向课程版高考的过渡也一定是稳定的。
高考改革强调稳定同我国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一样,首先要保证的是稳定,稳定是改革的基础!
说高考是颠覆性变化是对高考改革一种模糊认识。稳定主要体现在《考试说明》的体例、试卷的呈现方式、题型、试题的难度大体稳定。
稳定不是一成不变,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要推进、要改革、要调整、要变,稳定是相对的,变革才是绝对的,只有变革才能前进,才能发展,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对高考改革部分谈一谈我的认识。
既然是征求意见,我想率先提一条:
今年五月份,我去了一趟天津,考察天津高考改革的情况,了解到天津的综合试卷分三个学科单独命题,不搞拼盘了,在这之前,2007年海南省干脆实施3+3科目组设置形式,综合这个概念已经蜕变到拼盘,那就不要拼了。“一个菜炒一碟”是不是更好。这两年北京理科综合有个别学科难度把握不十分理想,影响学生答卷得分,影响学生心理,影响其他学科的得分率。对优秀考生的区分度也产生一点影响,如果综合试卷变成三张试卷,我想可以减少一点互相干扰。天津的做法、海南的做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前一篇:面对北京明年新课程高考我们怎么办
后一篇:北京2010年高考暂不设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