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试题结构与答题策略

(2008-04-30 07:55:12)
标签:

高考

08高考

高考辅导

高考复习

考试说明

高考考试说明

备战高考

复习

指导

教育

高考试题结构与答题策略 
 

    高考试题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立意、情景、设问

 

    立意就是考查目的,立意是高考试题的核心、主题;

 

    情景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情景的任务是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将立意表达清楚,试题对情景的要求是科学、可信、新颖;

 

    设问是试题呈现的形式,设问要围绕立意、情景、针对重点。

 

    高考试题无论是哪一种题型其组成要素都是这六个字:立意、情景、设问。

 

    了解、掌握高考试题的结构的目的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那么高考答题的策略是什么呢?在全国各省市的《考试说明》中,文科综合试卷检测目标及要求包括四个方面,我曾经咨询过编制这四项要求的命题专家,这四项要求各学科都适用,从狭义的角度讲这四项要求也就是高考答题的步骤

 

第一步   解读信息、获取信息

 

    说透了就是审题,审题过程就是解读信息的过程,就是将“立意”解读,明确考什么。审题、解读过程一定要获取有用的信息,一定要打破思维定势,对于信息做到不加、不减、不枝、不蔓,将无用信息去掉,将隐藏信息破解。

 

    2005年高考生物试题有一道实验设计题:用放置了一段时间的菠菜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植物叶子的气孔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这道题的一个重要的隐藏信息是“放置了一段时间”,这就意味着菠菜蔫了,气孔处于关闭状态,解读这一点后,实验的设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

 

第二步   调动知识、运用知识

 

    解读了信息、获取了信息,通过审题明确了试题考什么,试题的设问要求考生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步就是考生沿着学科知识网络调动所需要的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调动知识、运用知识是个还原的过程,还原到书本上来,还原到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上来,高考试题所谓的“材料在外,答案在内”就是这个意思。还原过程就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搭起一座桥梁,还原过程也就是搜索过程、思维过程、联系过程、知识重组加工过程。

 

第三步   描述与阐释

 

    什么是高考?高考就是“想”,就是“写”,想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高考考查思维能力是核心。前两步原则上都是处于思维过程,也就是在看、在想。第三步是动笔回答、是写,解题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动笔才是思维的真正开始,动笔一定要注意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回答问题,一定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第四步   论证和探讨

 

    当然不是每道题都需要论证和探讨的,但是这个检测方向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高考在考查共性的同时注意个性的考查,注意创新精神的考查。论证要有事实、有依据、有结论,做到由事达理;探讨要求考生放得开,做到有理、有据、有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