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印象(一) 美国的教育体制

(2007-10-10 15:09:25)
标签:

学习公社

分类: 美国印象

前言:

 

上个月刚从美国探亲回来,这是我第六次去美国了,每次去都会遇到一些新鲜事,每次回到中国总有些话想说,没有什么系统观点,也没有什么倾向,只是一些印象,说出来给大家添一些谈资而已。

美国印象(一)

美国的教育体制

    我没有对美国的教育体制做过广泛、深入调查,只是对几所学校有所接触,有些模糊的了解。我第一次去美国是到纽约长岛三H地区一所高中访问,在那儿我们呆了近两周,上课、听课、座谈,活动安排的满满的。美国的高中是四年,从九年级到十二年级。在体制上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概括地讲:“班级是没有的,年级是模糊的。”在美国实行的也是班级授课制,二三十人,三四十人在一个教室内上课,这和我们一样,但是美国的班级是不固定的,这节课是一个群体,下节课学生群体就打乱,又形成了另一个群体。这么说吧,我们这里有几年级、几班的概念,比如高一年级五班,或高三年级四班。在美国没有固定班级,没有班长、班委会、团支部、班主任。原来美国学生手里的课表不是一张表格,而是一个本本,课程相对稳定,比如高一年要开设语、数、外、社会课、自然课等等,还有大量的选修课、家政课、建筑设计、劳动课(木工、印刷、板金工等等)。课程稳定,但程度不稳定,比如数学课,分为A、B、C三个等级,上哪个等级由学生自选,如果三个等级还满足不了你的需求,经过考试你可以跳级学数学,高一年级学生可以选高二甚至高三的数学。这次去美国正好我的外孙女从小学升初中,暑假经过数学测试,她选上了高一个年级的数学课。记得我前几次去美国时,我的外孙女还在上小学,小学的班级是固定的,但课程也可以选修,我每次送她去学校,她在班主任那儿报个到,然后到另外一个班级上数学课。

    说美国的班级是没有的,是说没有中国这样的固定班级,上外语课我选B级,和所有B级的同学一起学外语,下节课是数学,我选A级,我又和所有A级的同学一起学数学了,下节课是自然,我又换了一批同学。因此班级是不固定的,应该说班级是没有的。年级是模糊的意思是说,虽然你是高一的学生,你完全可以选高二、高三的课程,如果高三还不能满足你,学校会请大学教师给你上课,如此看来年级确实是模糊的。

    因为没有固定班级,因此也就没有固定教室,美国的体制是教室属于老师,一个老师一个教室。下课了,老师不动,学生走了,比如我是数学老师,这节课是选C级的学生听课,我按照C级标准讲课,下课了,C级学生走了,进来的是A级的学生,教师就按A级标准讲课。当我搞清楚这个体制后不禁赞叹美国的教育体制。我教了一辈子书,一辈子都在处理一对矛盾,因为中国的班级固定,这就产生了教学过程中的覆盖面和教学的密度一对矛盾,所谓教学覆盖面是说有多少同学能完全听懂、接受、落实这节课内容,所谓教学密度是指一节课讲多少内容,讲多深。面对固定的班级,教学密度一大,内容多而深,覆盖面肯定小,讲浅了,密度小了,覆盖面大了,进度又完不成。

    老实说,这对教学中的矛盾困扰了我一辈子,一般教学我总是取其中,照顾两头,但是不管你怎么照顾,“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总是发生。

    美国的这样体制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对矛盾,可以按学生A、B、C三个程度讲课了,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但同时带来一个管理和教育的问题。美国没有固定班级,也就不设班主任了,在管理上一个年级一个主任,学生多了可以设两个,这种管理远不如班主任得心应手。美国高中生有许多问题要管理,听课、作业、旷课、恋爱、斗欧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和美国年级主任座谈时,介绍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工作的方法时,他们十分羡慕中国的班级管理制、班主任制,他们也认为教育学生做人、成材是第一位。

    最后再说说一个老师一个教室的故事。每个教师有自己的个性,教室的布置充分体现了教师个性。我在纽约长岛时一个西班牙语教师的教室里摆满了北美、西班牙风情帽子。在西部达拉斯一所小学里,一个低年级老师喜欢壶,教室展架上摆着形态各异的茶壶,另一位女教师喜欢龟,教室里摆了许多大在小小、各种材质的乌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