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考试 |
《北京晚报》6月26日、27日连续发布了两则重要消息,26日的消息题目是《高分多体现命题意图》。北京市有关领导明确表示今年的考试分数和命题意图是吻合的,这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是高考的改革方向。27日的消息来源是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他说高考难度系数原则上控制在0.55至0.65之间,今后几年这个难度系数也不会有变化。
这两条消息带来的信息太重要了、太及时了。北京市高考各批次调档线公布以后发毛的不只是考生,高中老师也有些疑虑,今后的高中教学,特别是高考复习应当怎么抓?难度如何控制?看了这两条消息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许多。
高考是常模参照考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选拔考试,说到底高考最终追求的是区分度,也就是说通过考试把考生按成绩区分开,便于高校录取。为了保证高考的区分度,高考命题前对于高考试题的难度、试卷的长度、梯度以及难中易比例都会制定出定量的标准,比如试卷的长度,过去的标准是40%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全卷,现在的长度标准为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全卷。试卷的难度系数过去的标准是0.5——0.6之间,或者是0.55左右,现在则提出0.55——0.65之间。概括起来,无论是试卷的长度还是试题的难度均有所调整。
这种调整是适时的、合理的。第一,全国独立命题的省市在逐年增加,各省市的教育水平,高等院校数量不尽相同,试卷的长度和试题的难度的调整,无疑给独立命题的省市结合本省市实际情况命题以更大的空间。第二,各独立命题的省市录取率是不同的,就全国而言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一些省市的录取率已经超过70%,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和一些省市的录取率还在逐年小幅上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将高考试卷的长度和试题的难度适当调整是必要的。第三,高考要支持课程改革、高考的导向要有利于中学教学、高考的命题应当给中学的教学让出更大、更多的空间。总之这种调整无论是对高考改革还是对中学教学改革都应当是有利的。
调整之后的高考不能简单的机械的得出容易的结论,比如难度系数0.55-0.65,这是一个区间,语、数、外三科满分各为150分,0.65的难度是97.5分,而0.55的难度则是82.5分,这中间有15分的差距,也就是说一个省市高考语、数、外三科的平均分区间为82.5——97.5分,平均分只要在这个区间内就算合适,稍有突破也算合理。
下一个学年的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如何把握,这是许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一句话:“夯实基础,落实‘三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高中教学还是高考复习都要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都要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要依托教材,这是第一位的。第二,要抓基础,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因此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第三,严格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复习,不赶进度、不赶计划、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保证教学工作、复习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