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法”的第一步是“求差”。用每一科的卷面总分减去每一学科考生的得分,结果叫“学科失分”,把四张试卷的“学科失分”加在一起叫“总分差”。比如一位考生数学一模成绩为90分,那么“学科失分”为150分-90分=60分。
“拆分法”的第二步是“拆分”,这是关键的一步。拆分是要把“学科失分”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确实不会做的题,也就是试卷中最难的题,一共有多少分?第二部分是经过50天复习还可以提高的部分,也就是潜力部分,一共多少分?第三部分是会做的题但是失误了,或者不准确,失分了,一共多少分?比如前边说过的那位考生数学学科失分60分,其中第一部分不会做的题占40分,第二部分有潜力的题占5分,会做的题失分占15分。把会做的题做错了改正过来,潜力进一步挖掘,这个考生的数学成绩实力是90分再加上20分左右,也就是说110分左右。
“拆分法”的第三步:把四张试卷的失分拆分后,再把四张试卷拆分后的第二、第三部分加在一起,再加上一模成绩就形成了考生的实力总分。
一位考生一模成绩是490分,总分差是750分-490分=260分,260分中有200分属于不会做的难题,有30分潜力题,而会做但是失误的题占30分,这个考生的实力总成绩应当是在520分至550分之间。
“拆分法”一要心态平和,二要仔细,三要准确,四要做到高考时不重犯错误。
拆分过程就是分析过程,一模之后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透彻、仔细、准确的实力分析,这比重复练习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茫然不知所措,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磨一回刀。
前一篇:高考学生的起居饮食
后一篇:“一模”之后别再埋头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