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现高考目标的三要素之心理篇

(2006-03-31 13:17:24)
分类: 教学&考试
没有多少考生面对关系自己命运与前途的高考能够做到心静如水,坦然处之。作为一次极限的冲击,面对一次强烈的刺激常常会使考生焦虑不安,心情烦躁。既然高考是考生的成人仪式,既然考生参加高考就意味着对国家、对家庭、对自己前途的一种责任感,那么责任感就会产生心理压力,这完全是正常现象。
一、高考复习过程中,高考过程中考生的心理表现有哪些特点?
1、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心理要素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在高考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心理要素与高考复习的关系,与高考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认识不到位,忽视、忽略心理对复习、对考试的作用。
2、一般学生的表现或者多数人的表现是压力过大,所谓压力过大也就是心理负担过重。这种心理负担有的源于家庭,父母的期望值过高;有的源于任课教师,教师对考生的定位与考生自己的定位不一致;有的源于周围的同学,其他同学的进步、成绩的上升对自己产生无形压力;有的源于考生自己,想着理想大学,想着理想专业,想着自己的人生目标,结果是自己给自己平添了一份压力。当然也有个别考生没有什么压力,轻飘飘,不踏实、不扎实。
3、复习过程中的急躁情绪;对自己无端产生怀疑,成绩稍有起伏,对复习效果,对复习方法产生动摇,情绪波动,注意力不能集中。
4、严重的心理障碍则表现为白天听课精神不佳,晚上睡眠不安稳,变得寡言少语,不合群,复习效率低下。
二、正确对待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
有压力,有心理负担完全是正常现象。但是过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负担一旦超过了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复习、影响考试。因此压力一定要适度,适度的压力就可以转化为动力,就象一只承载重量的小船,有了适度的重量才能稳健,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实现高考目标的三个要素中心理要素是基础要素。
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高考也是心理的考试。高考复习过程、考试过程实际上是考生知识的能量、心理的能量同时释放的过程。而心理能量释放的过程是知识能量释放过程的基础、催化剂。同学们经常说发挥得特别好,仔细回味一下就是心态特别好,心情特别好,也就是心理能量释放的流畅,那么知识能量的释放也就达到了满意的程度。
越是接近考试,心情往往会产生一种烦躁,其实这是一种求战心切的正常反应,这也是总复习后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高原现象”。从认知过程的规律讲,你已经积淀了许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具备了厚积薄发的条件,你有一种对释放能量的需求,有一种展示你自己的知识和能量的需求。有许多同学养过蚕,蚕吃了几十天的桑叶后,在吐丝之前有一段停食过程,这时蚕要把桑叶通过生理过程转化为蚕丝,这是一个质变过程。当蚕吐出了第一口丝之后,那将是一根长而不断的蚕丝。这种状态就是考生在进入考场前的状态。
三、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
一位心理学家讲过:每一个人都是心理病人的同时,每一个人又都是心理医生。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最了解自己的是你自己,心理问题在哪儿?有什么表现?如何调节?你承受了哪些压力?你背了哪些包袱?你自己心里最有数。解铃还靠系铃人,考生要把自己当成心理医生,学会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从心理学角度讲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信心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剂良药。爱因斯坦讲: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人格的伟大。高尔基也讲过:所谓才能,就是相信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力量。高考复习过程中,考试过程中要不断为自己加油,要长自己的志气,要让自己充满信心。
调整心态有赖于对高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命题专家最终追求的是试题的压分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命题专家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准备了不同的试题,不是每一道试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就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在复习过程中,在考试过程中,有些题目不会做,这十分正常,从心态的角度讲一般考生应当这样想:这题是给考清华、北大的考生预备的。这样,考生自己就缓解了难题带来的压力。
考生心理调节主要靠自己,同时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协助。把老师、家长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主动与他们沟通,向他们敞开心扉,把心里话讲给他们听,请他们做我们的导航员。
考生要具有荣辱不惊的大将风度,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复习、对待考试,高考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