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妈妈说了一事,心里极为难过。小区里的一位婆婆,因为与媳妇不和,即将回老家去。老婆婆下午在凉亭里与几位老人说,媳妇每个月爆发一次,与她大吵一架,让她跳楼。如今孙子3岁多了,老婆婆决定回老家去。其他的老人问,舍得孙子吗?老人眼泪簌簌地落,说,舍不得也没办法。
我听得心下凄然,那位老婆婆是江苏人,因为语言不通,每次见了面只是点头微笑,很少交流。她个子矮小,言语不多,一看就是老实本分、善良勤快的老太太。总看见她拎着一个小袋子,一脸微笑带着孙子在小区里玩。也常看见她一大早抱着孙子,急匆匆地去赶公汽,送那小孩去上幼儿园,风雨无阻。
一想到那个媳妇指着这样一个老人骂,让她去跳楼,我就鼻子发酸,心如刀割。婆媳关系总是难得处理,也许那媳妇也有一肚子的委屈,也许在她眼里,婆婆也有许多不是,但无论如何,一个晚辈责骂长辈,让她跳楼,我就觉得无法原谅。不管如何,这个老人养育了你的丈夫,带大了你的孩子,当你怀孕生子需要照顾的时候,她抛下老家的一切抛下她熟悉的生活,匆匆地来为你服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有什么大不了的委屈,要这样恶毒地骂她?
小区里大多是年轻的夫妇,买房子后结婚生子,孩子很多,从乡下来带孩子的老人也很多。老人们中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孤寡半生的老太太,女儿生了孩子后,将她接去带孩子。可当外孙女逐渐长大,女婿开始挑三拣四,打鸡骂狗,说家里人多了,孩子没地方写作业。老人知道女婿是在赶她走,可孤苦一人,也没地方可去,就在一天跳了楼。听到这个故事时,我的心仿佛被重棰狠狠地捶了一下,痛了良久。
真是可悲,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生孩子更是两个家族的事。都说相爱简单,相处太难,尤其是生了孩子后,几代同堂,不同的习俗,不同的观念,几代人之间的冲突,更是矛盾重重,难得相处。婚姻在这个时候,才真正遭遇到考验。经营婚姻和家庭,需要智慧,需要包容,需要善良,需要知道进退。其实生活的智慧,就在这“进退”二字,也许修炼一生,很多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
也许人老了是有些可厌,也许他们有很多毛病,让我们不喜欢,但无论如何,请记住,他们是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任何时候都不要恶语相加。也许你认为你嫁的或娶的不是对方的整个家族,也许你认为对方老人没有为你做过什么,反而成为你生活的负担,但无论如何,他们养育了你的爱人,你对他们好一点点,就是对你爱人最好的尊重。
还有,子女一定要有出息,要多挣钱,让老人安享晚年。在我们这种社会保障体制极不完善的国家,一定要在年轻时努力挣钱。
不想写了,还是很难过。
这个周末读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上周末读的是杨志军的《藏獒》,上上个周末读的是斯蒂芬·金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还看了碟子,将电影和小说进行了对比。读后感等有兴趣时再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质量真是不错,翻译很好,没有生硬的译文腔,读得很顺畅,毫无障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