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农村社会问题养老和谐社会独生子女 |
分类: 卓舒演讲 |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都是国富而后人老,也就是说当它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国家已经有了雄厚的财力基础,有了良好的社会配制,有了完整的养老体系,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来自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对这个养老体系的全方位的配合。而我们国家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也就是说,国未富,人已先老。我国有将近14亿人口,现在已经进入老龄的是1.5亿,也就是说,在这1.5亿人口中,80%甚至数量还要再大一些,经济上仍然处于收入较低的状态,依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养老,依靠家庭,而这里面有许多人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家庭将无力照养自己。
那么社会体系呢?现在正处于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完备、完善起来,这就提出来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1.5亿人的生活状况问题、养老问题。一个占人口比例如此之多的社会阶层,得不到妥善安置,特别是这些人在几十年过程中为自己的国家效力终生,人至晚年,如果不能在医疗、生活、服务各方面得到妥善的安置,那么这也是社会一大不幸。因此我说,老年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得以有效的构建。
那么要解决这个老年社会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老年社会的真实现状。我国的1.5亿老龄阶层,其中80%居住在农村,而农村是一个基本的社会道德单元,也是一个经济单元。就中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而言,养老主要是依靠儿女,它带来的第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就是农村人口持续的高生长率。所谓“养儿防老”,这仍然是现在农村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做一种设想,如果有一套完善的、足以让人放心的、在青年时期就能预想到自己老年幸福晚景的这样的保障体系,那么许多农村人就可以放弃这种旧的观念。而事实上呢?尽管普遍超生,老大是女孩,生老二,老二是女孩,生老三,直到顽强的生出一个男孩。但是实践已经证明,靠养儿防老是防不了的。农村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有几个儿子,老年尚不得善终,为医疗费、为赡养费、为居住所、为吃饭,几个儿女争吵不休。在这个背景下,它更加严重的败坏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