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卓达小故事 |
卓达学校小学部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格,事无巨细,全都要指指点点,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让我有些麻木,但一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用他澄澈的眼神点醒了我。
上学期,我曾为班里的一名叫丁硕的男孩生气,他经常课上走神,课下马虎应对作业,更要命的是,他总是和小伙伴们打架,左右班都出了名。每次事情发生后,他都会低头认错,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他平日里言语不多,出事后也不会为自己辩解,总是在我长篇大论的训导过后来一句:“老师,我错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他的认错只会让我更生气,我总觉得他还有一句潜台词——“我就是不改”,我在心里把他划为顽固不可教的一类。
有一天,我在教室前面一边批改作业,一边不时抬头观察写作业的学生,我发现丁硕也不时拿眼睛瞄着我,而且两只手在桌子下面不知道在鼓捣什么。我断定他一定又犯老毛病了,于是大步走到了他跟前,他迅速用身体挡住了我的视线,一边趴在桌子上遮掩着什么,一边抬头怯怯地看着我,“老师……”他欲言又止。我更加断定他没有干好事,一把推开他,拿起了他奋力保护的“罪证”。我一看,不过是张折叠整齐的纸嘛!打开它,看到的一切,让我惊呆了。白纸的下方是一丛鲜红的玫瑰,右上角画着一个人像,下面写着“我的老师”几个字,画像的旁边规规整整写着几行字:“我是您班里最调皮的孩子,我是打架大王丁硕,我给您添了很多麻烦,我一定会改的。您相信我吧!天凉了,您多穿些衣服!”这最后一句话,真让我羞愧难当,平日里我口不择言,想必“打架大王”这几个字也定是出自我的口中,而丁硕却都记在心里了。我粗暴的态度换来的却是孩子纯真的关怀。“老师,我还没有画好呢。”丁硕小声说。“坐下吧,谢谢你。”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就在那一刻,我发现孩子澄澈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喜。
从那以后,丁硕再也没有打过架,上课认真多了,而我也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细细体会孩子过失的原委,简单的训斥成了家常便饭。其实真诚的关爱,心灵的沟通,才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