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卓舒演讲 |
——为纪念世界读书日而作
书必须有思想,文以载道,没有思想的书是不能持久的,就是世界文学名著也是以其思想做其灵魂的,而其后才是其艺术性和情感性,或者说其思想性是第一的,情感性是第二的,艺术性是第三的。我讲书的时候,其中就有一本关于书的书,或者我要讲若干本、一系列关于书的书,其中就有在全世界再版十次以上、二十次以上、五十次以上,翻译成二十种文字以上、五十种文字以上,一个世纪、二个世纪、三个世纪,有的是二十个世纪之后、二十三四个世纪之后,经久而不衰的书,这是什么?这是哪一类书?他们创造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我们可以作为一类,他们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是具象的,而不是由于它的软条件带动社会整体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就出版业本身能产生多少利润?这都是源于思想。思想和文化是最大的卖点,思想和文化是确立品牌的根本保证,思想和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绝的宝贵资源,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的源发点,也是我们最独特的一种商品,也是社会最大的需求。没有这个就妄谈文化,也不论中国任何一个高等学府,任何一个所谓的专家学者,也不论任何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任何书,思想和文化达不到这样一个时代的峰巅,其中包括高贵的情感,是不可能长久的。有多少书,犹如朝露一样,太阳升起,立刻散尽,有多少红极一时的作品,现在谁来曾记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而优则仕,那是科学,但是不学则仕吗?讲干而优则仕,前提也得学。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肉体是不自由的,在此不在彼,在今不在古,在今不在未来,你能在这同时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吗?但是,只有人的思维空间、人的思想,其中包括读书,可以使人回到45亿年前。在零界点、零度的情况下,原有的一个宇宙坍塌了,缩成花生米那么大,你说它的质量得有多大?这粒花生米是整个宇宙坍塌的总和,把目前世界最硬的金刚石做成一个地球,这粒“花生米”放在上边,就像一个铁块放在水里似的,迅速就穿透了,于是它挤压到这样一个零界点以后,再也无法承受了,突然爆炸,爆炸之后,我们就像一个土块在空中粉碎,或者一个烟花在空中燃烧、爆炸一样,我们是其中一个正在燃烧着的没有变成灰烬还闪着亮的还有余热的一个光片,我们在四处飘移,所以我们这个星系、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太阳系、我们的银河系、许多银河系又组成一片云海、星海,我们往哪去都是一个相对的方向,东南西北只是相对而言,我们从一个源点爆炸崩出来,从哪里来知道,将飘到哪里去?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还是在迅速飘移的过程当中,在逃逸。你能回到45亿年前去感受这一刻吗?这一刻怎么来的?因为物理学有一个术语叫做熵,现在通过检测,整个宇宙空间有0.06度熵不知来自哪里,不是星球爆炸,不是太阳,是残留的,由此而推断,当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天体物理、高等数学来计算,于是霍金先生、当代的牛顿、那些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时间起始,于是时间从哪起呢?以前的时间不算了,从45亿年前算起,算到今天,还过多少几十亿年,于是又一次坍塌出现,再一次再生,这也是佛法的涅盘,一种再生轮回。我们人能感知吗?我们人只有通过读书;我们能走遍世界吗?一个人一生能游离世界这是莫大的幸福、快乐。
我曾经给人说,奋斗,三十岁以下二十七八岁以前奠定一生的基础,兜里揣着绿卡,想到世界任何地方去,一张通用的金卡里边存着美元、欧元、英镑,说走就走,但是你走再多的地方也毕竟有限,能把中国都走遍吗?也走不遍,只有读书。你和先人对话,和先贤往圣、孔子、墨子、道家、法家对话,和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对话,只有读书,和先贤往圣进行心灵沟通。所以,读书的快乐是一生足矣。应该有这样一批人爱书、痴迷于书、终生献身于书、终身享用书、品味书、研究书,做书的专家,并且终生得益于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以后几代人的命运、子孙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