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不管
让被管者自己管理自己。这是建立在一个合理的机构设置,合理的产业模式,合理的目标责任,合理的利益回报的前提下,让企业下的分公司独立面对市场。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挥中枢作用,当分之处必大分,分得越细、越独立越好,当合之处必大合,合得越整齐越好。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有双层含义:首先,有自己管理自己的体制;第二,还要有相应的文化。大家都知道波音747有几百万个零件,光铆钉就40万个,有一个铆钉铆得不到位,飞机上天翅膀就抖动,飞行9个小时很可能就带动其他铆钉松动,偏离航向或机翼因此而折断,300人就全部完蛋。这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文明和现代生活,首先是给那种精神、文化、灵魂高度发达的人准备的,也就是说在精神上总得有所畏惧。
山东有个制药企业,出口的生物制品药,人要经过六次的隔离,穿全部的隔离衣,戴着氧气面罩进去,人的一口呼吸出去之后,药就全废了。这种情况下,有多角的镜头在看着工作人员,就有一个死角看不到,一个女工那天吃了什么东西,身上奇痒无比,最后就将脖子的三层拉链拉开,轻轻挠了一下,结果体内的病菌和外部结合了,40万美元的一罐子药全都废了,而且药已经出口欧洲,被退了回来。像这种情况,除了灵魂、精神、宗教、文化能管到外,别的都管不到,这就像做按摩似的,充满爱心地捏,不需要培训也能做好;有技术没有爱心,被捏的人一下就感知到了。所以,社会责任感才能由此产生强大的动力,企业才能在困难的时候支撑下去,在发达的时候不断地做。
衡水一个90岁的老奶奶,照顾60岁的孩子,她靠拣破烂为生,熬药、熬粥。要是没有这个瘫痪的孩子,她早就死了,这是责任感支撑着她。为什么多子女的母亲长寿,少子女的母亲短寿,没子女的母亲一般的都不行?还是责任。作为一个社会人,不能无所作为,一天只认钱,要有一点善良的心态,每年可以资助几个孩子,到自己年老的时候能资助100个孩子,想办法去工作、去创造,生命也就有了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能没有自己吃穿、用的吗?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越是关心群体,关心社会,越是付出,个人生活越很方便地就解决了,“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越极端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赤裸裸地为自己,就只配过小市民的生活,一个月只配挣四五百元工资,甚至吃救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