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录(166)

(2006-11-27 10:53:04)
分类: 随想录
三农问题干系天下安危
 
  中国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使城市人口大于农村人口,这是一个定律,或者称之为一个系数,尽管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绝对优势,只要农村人口比重占国家人口比重的60—70%,这个数字不颠倒过来,这个社会的稳定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这个社会的动荡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社会两三千年周而复始,张家皇帝、李家皇帝、杨家皇帝轮流做,为什么?有一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就被打砸抢,就荡然无存,就是因为农业社会荷载不了那么多人口,三年不下雨,皇帝就得换。

  如果不产业化和城市化,中国的民主进程就不能实现,不能设想60%—70%的人口是农民的时候,中国会有真正的法制、政治文明、民主、高效、廉洁的政府以及政令得以贯彻执行。所以,如果不解决“三农”问题,中国的文明进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成为世界中等发展中国家,就是一句空话。指望把农民牢牢地焊在现有土地上,其结果必适得其反。历代帝王都想天下长治久安,都想把农民焊在土地上,结果呢?结果每隔一段周期,农民就如蝗虫一般打砸抢,风行天下,于是天下就又换了。

  由于中国二元社会城市的经济总量大、人口总量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实行不了机械化,一家就二亩三分地,拖拉机一开就到地头了,怎么实现机械化?说产业化,现在弄点大棚,种点黄瓜,那不叫产业化。一家一小块地,土地流转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把几亿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其中得有一亿劳动力,这样中国社会才能进入一种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状态,才能赢得机会,从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政治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想录(165)
后一篇:随想录(16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