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想录 |
中国文化的危机
当代中国缺的不只是物质财富,或者说最主要的不是物质财富,缺的主要是思想、文化、理念,缺的是美德。现在人们一门心思直奔财富,直奔高科技,不懂得财富和高科技是末,而精神、文化、信仰是本,缘木而求鱼、舍本而求末。宗教是文化之母,是文字、文艺、文化的发祥地,世界上的文字,100%起源于宗教。宗教的初始阶段就是迷信,敬畏天,敬畏自然,然后有一种莫名的表达,像一个失语的哑人,要比划,要说,没有办法在那加以表达,然后刻出道来,刻出痕迹来,这就是文字。由此而生发,后来宗教成了文化的灵魂,那就是善良、美、和谐、仁爱、包容,也正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凭不等于能给予人们这些美德。一个社会没有这些文化,想要和谐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有合格的公民和合格公民的合格表达。
上层建筑必须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生产关系必须和生产力相适应,当这两种矛盾不能相适应的时候,国家经济只能越治越乱,但这些矛盾都被掩盖、回避和漠视了,然后很多学者妄谈构建和谐社会。
历史上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时候,都是喊不纳税、不纳粮,像李闯王,但是李闯王一旦得了权怎么样,不纳税,不纳粮,他喝西北风去呀?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定都以后,比谁腐败的都厉害。
应该由全民、全社会来完成这样的中国文化重建,企业应该成长为改变社会的主力军,企业真正的无形资产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资源也是文化,企业不停地宣扬自己的文化,表达自己的意愿,于是,在一个个企业的努力下改变着这个社会。首先改变自己的员工,改变自己所在的区域,从而改变整个社会,企业多了,力量就大了,它就不可战胜,改变也就会由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