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录(76)

(2006-11-14 17:00:47)
分类: 随想录

文言文的负面作用

现在有人说要复兴儒学,兴办私塾,摇头晃脑在那儿领着孩子念之乎者也,那纯粹胡扯淡。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没用的,当时文化就不发达,文盲占绝大多数,然后把这个东西整成文言文,本身当时书写条件非常差,没有纸,都刻在竹子上、竹简上,然后整一些虚的介词之类的,一点用没有。这是通俗讲没用,其实也有用,但得是那种对古文有相当研究的人才有用,或者有一定使用能力的人才能。

这种文言文对当时中华民族文化的普及确实是一种极大的限制。看苏格拉底的演说都是家常话,雄辩滔滔,谁都可以听得懂。要想达到能够读文言文,得中文大学四年非常优秀学生里边的极个别人才能读懂,而要较为流畅地使用文言文,一般的北大中文本科毕业学生都不行,要是再用文言文演说,几乎就没人能达到这个水平,可想而知,当时老百姓之费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想录(75)
后一篇:随想录(7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