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录(6)

(2006-10-26 16:05:22)
分类: 随想录
明亡清兴是历史必然
 
  袁崇焕,东莞人,县令,读书郎,举人,当个七品县令,小南蛮。人们都以为袁将军肯定一身武功,其实提宝剑都吃力,十足的一个文职官员。远在天涯海角的福建,每每听到边关告急,因为那时天下虽然没有报纸,但也有皇帝的檄文和昭告天下的诏书。堂堂中华,百万之师,怎么就抵御不了满族几十万人呢?守城的边关将领是干什么的?大帅们是干什么的?朝中文武是干什么的?所以,一个七品文官手几乎无缚鸡之力,写一点文章还可以,但主动请命,说朝廷如果能让自己在镇守边关,就能做到让满清不入绥远一步。

  说来皇帝也实在没办法,所谓的忠臣良将被俘了,有的贪色、贪财、惧死降了,最后实在没有人可用,也没有人去,朝中那么多武将大员派谁谁都不去,都托病。最后想起袁崇焕了,就以一个七品文官县令去镇守绥远,最多的时候才七万多兵,但这关宁铁骑使努尔哈赤的三十万大军,不能过来一步,努尔哈赤在攻城的时候,被袁崇焕用土炮轰下马,重伤,最后又气又怒,死了。后来多尔衮使了反间计,袁崇焕被崇祯皇帝刮了3600刀,肉被老百姓分吃了。紧接着,李自成内患,又出一个陈圆圆被占,然后吴三桂一怒之下反了,明朝灭亡。

  历史说吴三桂卖国,卖的什么国?他老婆被占了,明朝有什么可忠诚的?康熙和沙皇彼得大帝比,那不行,但康熙如果和明朝皇帝比,强一百倍,这得承认。

  袁崇焕的感天动地是一种民族精神。以至于清朝入关以后,为其精神所震撼,不得不给他修庙立碑。当然这也为教化清朝的这些王公大臣知廉耻、守忠义,知道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想录(4)
后一篇:随想录(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