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间代北京大学臧棣 |
分类: 中间代辑 |
——2004年6月18日在网易文化名人坊的谈话
□ 中间代诗人理论家、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臧棣
【臧棣,1964年4月生于北京。文学博士。曾应邀参加德国柏林文学宫举办的“中国文学节”。大学读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曾任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社长,校园文学杂志《启明星》主编,与清平、麦芒、徐永合出四人集《大雨》(1987)。曾参与编辑民间诗刊《发现》《尺度》《标准》,并担任《1998现代汉诗年鉴》编委。与肖开愚、孙文波合编《中国诗歌评论》(丛刊)等。出版个人诗集有《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等。编选有《里尔克诗选》《1998中国最佳诗歌》《北大诗选》(与西渡合编)等。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中间代命名,涉及到诗歌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现象。中间代这个诗人群落,他的参与者可以说是60年代出生的诗人,我个人觉得,这批60年代出生的诗人,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为什么这样讲呢?
比如说,它跟朦胧诗人相比的话,我觉得60年代出生的这批中间代诗人,可能在所受的教育方面,还有视野方面,以及他们对于主题的选择方面,可能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朦胧诗人,因为当时他们写作的那种环境,他们不得不应对很多跟诗歌没有关联的一些事情。
我觉得在那样一种环境下写诗,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相比之下,收入在《中间代诗全集》的这些诗人,他们在诗歌的这种写作的心态上,还有对个人风格的一种选择上,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诗人的审美眼光。我觉得,不仅跟上一代诗人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且跟新诗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历史上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
说实在的,中间代诗人的风格非常重要,这些诗人,都有自己,在我个人看来,非常成熟的这样一种诗歌选择。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他们用现代汉语写作诗歌的可能性,用语言来表达这一代诗人对于生存的这样一种观感,还有对整个中国当代的现实的,很犀利的,同时又很敏锐的一种看法。
我觉得,中间代诗人写得相当相当不错。所以我觉得,这部诗集可能还能帮助大家认识到中国当代诗歌,已经获得了一个什么样的进展。从诗歌的写作上来讲,虽然大家都知道,诗歌写作没有什么进步可言,但是我觉得,从语言的立场上看,或者从诗人写作的这样一种审美观念上看,说进步可能太绝对了,但是相对来讲,有那么一种写作的进展。我觉得,还是说得过去的。这本诗集可能反映了这样一种进展。以前,如果这本诗集没有出来的话,很多读者,或者很多批评家,可能对于中国诗歌的这样一种写作现状缺乏一种全面的了解。现在这部全集出来了,这样就提供了一个了解、理解,或者说交流的一个平台。
这部诗集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是有相当份量的一部诗全集。我觉得这部诗全集,虽然现在看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比如说,60年代初的那些诗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收在集子里面,但是我觉得这部诗集,还是一部相当有份量的全集。
在我看来,它也可以说这部全集是,最严格地按照诗歌的这种标准来筛选诗人,或者是选择作品的这么一本诗集。我希望大家看这部诗全集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它的可取的一面。当然我觉得这个诗集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觉得,这个缺陷很难免,可以对它的缺陷进行一种批判,但是我觉得,可能关注这个诗集所容纳的更优异的一方面,我觉得是更应该做的一件事。
发生在诗歌领域的这些现象,无论是命名为个人写作的这样一种诗歌,这样一种介入诗歌的方式也好,还是以运动,以志同道合这种小团体,小圈子,来参与诗歌的这样一种方式,在我看来,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我觉得,诗歌运动虽然在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好像大家对它有一种反感,但是诗歌运动还是相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诗歌的这种发展。运动当然也有它的弊病,非常非常鱼龙混杂,非常多的泡沫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我觉得,不能排斥诗歌运动。在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史上,现在的诗歌写作,好像都是在一个团体,一种运动的方式在推展这个诗歌。我个人的看法,我是看事情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可能由这个诗歌史,或者由这个历史,自然就把它淘汰掉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诗歌运动和发展,还是促进了当代诗歌的写作,这个跟中间代的命名也好,中间代的诗人写作也好,跟诗歌运动这种方式,可能是有着一个截然不同的诗歌的存在。
朦胧诗也好,特别是第三代也好,这种诗歌的写作方式,他们都是有意识的在以一种审美的姿态,或者说一种诗歌的立场来推动他们自己的诗歌写作,但是我觉得,收入在《中间代诗全集》的这些诗人,他们的写作在被命名为中间代之后,或之前,他们写作都处在一种非常沉静的,个人化的那样一种写作的状态里面。只是可能到了某一个阶段,把他们收录在这样一种概念和现象里面。中间代这样一种命名,从写作这种方式的考察上来讲的话,它不是对这些诗人要采取什么运动的一种奖励,或者是一种说明。而恰恰是对他们个人非常沉静的,非常独立的这样一种个人写作状态的归纳,或者是一种概括。
(2004年6月18日,网易文化名人坊节目特邀中间代诗人、理论家安琪、叶匡政、臧棣、吴晨骏到北京网易直播室做题为“中间代:不是新一轮的诗歌运动”的谈话。本文节选自该谈话内容。全文可上网搜索。)
(发表于《诗歌月刊·下半月》2006年10/11合刊“中间代理论特大号”,老巢、安琪/编)
前一篇:中间代:中国当代诗歌高地!/老巢
后一篇:中间代:中年写作之魅/马知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