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户”施工后患无穷(祁飞虎)
(2025-11-20 19:37:58)
标签:
财经房产育儿杂谈 |
分类: 我的思考 |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但前期入户调查显示,出于各种诉求和考虑,个别小业主对上下水和暖气改造持“反对”或“待定”态度。由于改造需对主管道进行整体更换,若一户拒绝配合,导致整个单元无法进行管道切割、连接、进户等关键环节,使得多个单元未能动工。
随着改造的推进,特别是拆出来的腐朽破败管道映入眼帘时,受到影响的住户要求改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了让自家搭上这趟改造便车,大家持续向产权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单位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反映,纷纷要求“跳户”施工。
针对小业主的意见建议,包括产权单位、施工单位、社区等在内的“改造团队”,一方面千方百计、坚持不懈,加大与“不同意户”的沟通力度,也的确收到一定的效果(不同意户逐渐在下降),一方面咨询各区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寻求“跳户”施工方案或规范。住建部《既有建筑给水排水改造技术规程》(JGJ/T 450-2018)要求,给排水系统应整体改造,避免新旧管道混接带来的长期隐患。DB11/T 1754-2020(北京地标)附录B:“老旧小区改造中禁止采用跳户方式混接不同材质的给水管管道”。
同时,我们组织产权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专家进行了专门论证。经过一番激烈的“头脑风暴”,大家一致认为,对整栋楼进行管道更换时,跳过或遗漏某些住户,只对部分住户进行管道改造,虽然短期内看似“解决了部分问题”或“减少了麻烦””。但新旧管道并存、交错连接的状态,危害很多,风险极大。理由如下:
一、材质无法兼容,破坏系统整体
1.危害管道系统本身。下水管道是一个完整的压力系统(上水)和重力流系统(下水)。“跳户”施工会破坏原有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水力条件突变。旧铁管内部锈蚀严重,通径变小,与新管道连接后,会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容易产生湍流、气堵等问题,影响所有用户(包括已改造户)的水压和水量。
2.接口不匹配,极易泄漏。比如,给水管。 新管道(如PPR管或PVC管)与旧管道(如镀锌铁管)的材质、管径、接口方式完全不同。强行连接不仅困难,而且接口处必定成为高频泄漏点,会造成水压不稳、墙体渗水。再比如,排水管。新PPR管道或PVC管道与旧铸铁管道的连接更是难题。接口处理不当会导致粪便、污水泄漏,这种泄漏通常隐蔽在墙内或楼板内,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卫生和财产损失问题。
二、损害邻里关系,影响社区和谐
2.问题转嫁,矛盾激化。如果未改造的旧管道在别处发生泄漏,污水可能会沿着管道渗漏到已改造的邻居家中。已改造的住户花了钱却要承受未改造住户带来的损失,必然导致邻里关系严重恶化。
3.形成“破窗效应”,后续改造困难。“跳户”施工一旦开了头。后续当未改造的住户想改造时,会发现施工难度和成本成倍增加。因为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与左右上下邻居的管道对接问题,很可能遭到已改造邻居的反对(怕被破坏现有管道),导致整栋楼的改造工程“烂尾”。
三、形成安全隐患,造成重复投资
2.健康卫生与消防风险。隐蔽的污水泄漏,会滋生细菌、霉菌和害虫,污染室内空气,长期影响居民健康。上水管泄漏可能渗透到电气线路,引发短路甚至火灾。
3.可能造成重复投资。“跳户”施工是一种“打补丁”式的改造,老旧问题没有根治。用不了几年,老问题会再次出现,届时可能需要再次动工,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对小业主来说,存在已知管道设计和施工缺陷的楼房,其市场价值和吸引力会显著下降。潜在的买家会因担心未来的邻里纠纷和维修麻烦而望而却步。
总之,“跳户”施工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为了长远的安宁和共同的利益,一定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的原则。上下水改造,必须坚持“整栋楼、全系统、一次性”完成。希望每一个居民理解、支持和配合整体改造这一方案。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