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面宣传带来的负面效应

(2023-08-14 10:23:21)
标签:

教育

育儿

情感

房产

分类: 我的思考
    8月10日,单位举办了领导人员新闻媒介素养培训,大家颇感受益不少。
    可是,第二天,8月11日,Y公司就发了一篇题为《全国规模最大肛肠专科医院项目——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福田)新址建设工程举行主体封顶仪式》。
    从标题上看,全国规模最大肛肠医院封顶,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国民肛肠患者多了,所以,要建一个规模最大得肛肠医院。这则新闻传递给我们得不是喜悦,而是担忧。这就是典型的,正面宣传带来的负面效应。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某单位办公室文员梁某,在过去一年里,7亿多次施印,处理OA流程近6000条,用印登记率100%而且零出错。网友们细算了一下,一年盖章七亿次,这意味着梁某即使每天啥也不干,机械式施印,按每月工作22天每天饱满8小时计算,她每分钟要施印5524次,每秒92次,速度堪比加特林或缝纫机。
      再比如,某员工加班期间急性阑尾炎发作,他拔掉针管,坚毅地说:“我能战斗!”。
    再比如,某员工来不及擦干痛失父亲的泪水,便坐在财务一体化工作的案前。
    再比如,某小夫妻洞房花烛夜抄写党章......
    这些被无限拔高“典型”的事迹,传达给读者的是,先进就要不近人情,做个非凡之人。
    是人,就会有儿女情长、会有七情六欲。如果一个人被神化,被写得十全十美,七情俱灭,像是不食人间烟火,成为一名觉悟高到忘记人本能时,便会让人觉得适得其反,让读者觉得违背常理、矫揉造作。
另外,誉人过度的写法,也违背新闻写作的规律,不但不能感动读者,还会损害媒体形象,降低媒体公信力。
怎么办?
     要合理拿捏正面报道的度,找对角度和方向。恰当表达,表达的时候要有分寸,别过火。不要搞违反公序良俗甚至发人性的东西,采写过程中要不停地推敲否定素材取舍,写稿选材的时候,找到规避负面效应的素材,哪些能用,哪些不适使用,自己心里要有点数,写稿过程中就要作一点舆情研判,掌握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不要搞片面违反科学性、违反人之常情的典型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