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的“意思意思”是什么意思?
(2011-11-22 13:30:54)
标签:
秦玉龙塞黑拐行贿受贿从众心理文化社会半瓶子甘肃平凉 |
分类: 半瓶子专栏 |
中国人常说的“意思意思”是什么意思?
秦玉龙/文
在老秦的家乡甘肃平凉方言中,把行贿受贿叫作“塞黑拐”。这是一个类似于江湖黑话的词语。“塞黑拐”这个词汇诞生于市井陋巷,带有明显的阶层倾向。当然,它的通俗浅近以及略带“江湖”色彩的诡异,也恰恰契合了行贿受贿本身就是一种“见不得阳光”的行为。细细想来,发明“塞黑拐”一词的人是个很有才的人。
放眼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华语世界里,你要是说甘肃平凉方言“塞黑拐“,估计没几个人明白。但是你要说“意思意思”或者“意思一下”、“小意思”,人们立马就会明白你是什么意思。
前几天,秦玉龙的一位朋友去某单位办事,跑了几趟没有解决问题,办事人员显得很倨傲,要么是告诉他主管领导没在,要么是办事人员外出,要么是一问三不知,没人理他,气得这位朋友不知道咋办才好。这时候,另一朋友进言:你要给人家“意思意思”才行,要不你跑上半年也办不了事情。后来,听说朋友给办事人员买了两条好烟,请人家撮了一顿,才把事情给办了。这位朋友讲,眼下在中国城乡,“意思意思”的事情到处都是,办户口要“意思”,孩子上学要“意思”,办结婚要“意思”,考试要“意思”,找工作调工作要“意思”,打官司要“意思”,评优选先要“意思”……不但要给大鬼小鬼“意思意思”,还要给过路鬼“意思一下”。一句话,只要牵涉到权力和利益的事情,必须要有“意思”。
其实,大多数中国人之所以迷信“意思意思”能办事是源于从众心理。有些人并非愿意干“意思”的丑事,而是被人忽悠着推着去“意思”的。我们一边嘴里埋怨着世风日下,一边又自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从众心理使更多的国人认为目前社会不花钱难办事,肯花钱才成事,花大钱才能办大事,从而导致神州大地处处有“意思”,事事需“意思”。
对于“意思”之风的盛行,秦玉龙的一位文友认为:这和中国人长期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心态有着很大关系。比如,遇到磨难或关系自己未来命运的大事,我们才想到去庙里烧香拜佛,许愿求恕。这种行为不是基于感恩,而是一种习惯性的给神表达一下“意思”。他认为,中国人并不迷信,而是行贿文化心态重压下的畸形社会认同感。
尽管,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同时又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行贿、受贿是一对双胞胎。可是,没有人在意刑法,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守着一些既成的“潜规则”,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老秦以为,我们不应该把唾沫星子都砸向那些受贿的人,也要砸向那些动不动屁大个事就跑去给人行贿的人。表面上看,好像行贿的人是弱者,是被逼无奈,是需要同情和理解的。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迷信“意思意思”的人,才给那些手里有点权的人惯上了坏毛病,老想着叫人给他“意思意思”,而且贼胆越来越大,心越来越黑,到了雁过拔毛,虱过拽腿的程度。据说,就连有些城乡低保户申请低保,也要给社区、村干部“意思一下”,说要不“意思”人家就不接你的申请,不接申请你也就吃不上低保了。
当然,不是所有给人“意思意思”的人都是值得同情和可怜的人。如一些包工头就公开说:现在社会你不“意思意思”,就包不下工程。再说了,既就是我们不“意思”,别人也会“意思”的,反正大家都是争着“意思”的,只有“意思”了,才能包到工程,挣到大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这种所谓的商业贿赂,一旦东窗事发,人们看到的时常是受贿者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而不少行贿者却逍遥法外。这些行贿者逍遥法外的直接后果是,因为行贿尝到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的甜头,其行贿恶习依然不改,又把行贿移向新的目标,继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些行贿者不但腐蚀了政府官员,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
由此看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意思意思”这句话还将在中国人当中继续流传下去,行贿受贿的卑劣行为也将在城市乡村的各个旮旮旯旯依旧秘密进行着。我们要想让“意思意思”这个词汇和这种行为彻底退隐江湖,让神州大地处处阳光灿烂,不再有黑暗的角落。那就要从现在起,包括老秦在内,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向“意思意思”的世俗文化告别,并像痛恨贪官一样痛恨“意思意思”的那些人。
从明天起,您去办事的时候,还会给人“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