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日:“小姐”与高危人群的忏悔日
(2010-12-01 12:35:51)
标签:
中国艾滋病高危人群害怕乱搞两性关系预防干预秦玉龙 |
分类: 第三只眼 |
艾滋病日:“小姐”与高危人群的忏悔日
秦玉龙/文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也是那些以性服务为业的“小姐”们及其高危人群的忏悔日。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艾滋病就像宝马车、高消费一样,听过,说过,闲谈或玩笑时一语掠过,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留心过,关注过它。只有每年的12月1号这天,从街头的宣传点上,从电视、报纸的报道里,我们才会真实地感觉到:原来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啊?
与大家一样,笔者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是一个“治不好的病”而已。假如偶尔在饭桌上说起它,也是把它作为一个“讨伐坏人”的“谈资”来宽心解闷的。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艾滋病往往和“暧昧”和“混乱”联系在一起。就连有关部门在搞艾滋病预防工作时,首先想到的也是那些被称作“高危人群”的“小姐们”。于是,性格相对“腼腆”的中国男女,在有意无意之间,就把一个“叫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疾病”与“不好意思说的事儿”联系到了一起。
12月1日当天,有关艾滋病的话题再度被透明,再度成热点。所有的国人也在这一天大谈特谈艾滋病。朋友见面:你家伙整天拈花惹草,小心染上艾滋病了……同事聊天:哎呀,你不知道,听说咱们这儿已经有多少多少人得了艾滋病了……饭桌话题:我今天看新闻,人家说全国得艾滋病的人有37万,你说吓人不吓人?新闻说,这些得艾滋病的人,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扎针吸毒、乱搞两性关系得上的病,只有少部分是输血得上的……
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大家都是把它当“新闻”来说,来听,中间少不了相互戏谑,哈哈一笑。因为,在我们看来,艾滋病离我们很远,得这个病的人大多不是“好人”,而“好人”是不会得这个“坏病”的。于是,我们都很得意“自己是好人”。于是,我们对于艾滋病就不会害怕,不害怕也就不会去了解认识它,不了解认识它,就不会去预防它,不预防它,那就难说了……
网络上有句话叫: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谁也不敢保证说:我就是一尘不染的“大好人”!其实,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商人,不管你是农民还是小贩,不管你是博士、本科、大专还是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在疾病面前大家一律平等。
不是我在这里危言耸听,制造恐慌。的确,艾滋病这“家伙”不得了。近日,笔者与疾控部门的人聊天,得知从前年开始,各地疾控部门对“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开始了艾滋病干预行动。说白了,就是给他们讲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发放避孕套等艾滋病的防御工具等等。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时候好事不一定会得到好口碑。有人说了:你给那些人宣传预防,还给发放安全套,这不是“纵容”他们吗?
其实不然,既然对于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我们无法根除,这些或者因为生活所迫或者因为上了贼船或者是好逸恶劳的“小姐”、“先生”们,一旦不幸得病,受影响的绝对不是他(她)一个人,很有可能是一群人,几个家庭,再连带着“祸害”另外一群人,这一群人又可能再“祸害”那一群人……你说这个结果害怕不害怕?
艾滋病日,我们害怕什么,又期望什么?只有那些得了艾滋病的人,才会体会到它的“狰狞嘴脸”。你、我、他,我们也许自诩为“好人”,不会得上这个“坏毛病”的。但是,我们也是人,也会在一不留神之间,“好人”弄了一件“坏事”。也许,这个“坏事”很有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坏毛病”,到时候,你恐怕连哭都没有眼泪了?
吾以为,我们首先要学会“害怕”,然后才能学会预防。害怕不等于“什么事都不敢做”,预防不等于“什么事都可以做”。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是刚刚学会“害怕”的,知道“害怕”了,我们凡事就会悠着点!
至于,“小姐”抑或“先生”们在今天是否会去忏悔,我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艾滋病日这几天,去类似于“天上人间”那样的场所寻找“刺激”的男人或女人一定会比平时少很多。不信,你去问问那些“小姐”近几天生意如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