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玉龙
秦玉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32
  • 关注人气:2,1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不自杀协议”真的很变态

(2010-05-26 13:17:59)
标签:

自杀协议书

切结书

富士康

变态

十一连跳

分类: 第三只眼

富士康“不自杀协议”真的很变态

秦玉龙/文

  23日,在富士康“十连跳”之后,我写了一篇《围观富士康“十连跳”的那些面孔》的博文,曾发问:难道中国80、90后一代真的如此脆弱?难道富士康真的是一座“凶宅”?难道我们的新生代国民都染上了心理疾病?难道富士康跳楼事件真的不可遏制,无法防范吗?不幸的是,这边话音未落,那边“第十一跳”接踵而来,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富士康以悲剧的形式走向了终点。

  当然,这样令人震惊、举世无双的“自杀”频率,如果发生在二战纳粹集中营,尚可理解或说得通。可遗憾的是,它竟然发生在一个以“人文关怀”标榜自己的现代化代工企业,发生在我们正在努力创造的“和谐社会”,发生在很多职能部门、社会大众的围观、议论、同情但却稍显麻木的“正常状态”里。

  也许,笃信宗教的富士康高层可以用一场所谓的“法事”来掩盖自己的“心虚”。但一纸所谓的“不自杀协议”,却再一次让我们看清楚了资本拥有者的冷血与无情。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记者从富士康员工手中拿到了这份名为《致富士康同仁的一封信》,该《信》显示:若发生非公司责任原因导致的意外伤亡事件(含自杀、自残等),同意公司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本人或家属绝不向公司提出之外的过当诉求,绝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公司名誉受损或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造成困扰。《信》的下方为员工签字栏,并要求留下家人联系方式。对此,有部分员工明确表示拒签。

  另据东方早报报道:昨晚(25日),富士康多名内部员工确认,他们的确收到了上述“自杀切结书”,有员工表示拒绝签署,更有员工将该制度斥为“变态制度”。据了解,此前,为了防止员工向劳动部门投诉加班时间过长等,富士康曾要求员工签署“自愿加班切结书”。“切结书”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用语,类似于“协议书”,一旦签章即具有法律效力。

  引用富士康员工的话,这的确是一项“变态制度”。 之所以说它变态,其因有三:

  首先,富士康高层当务之急要做的不是“摘清自己”或“推卸责任”,而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预防潜在的“十二连跳”悲剧再度发生。如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所说:可以考虑来自同一个地区或区域的老乡住在同一个员工宿舍区,便于相互间交流沟通……做到这一点很难吗?我猜想,富士康不愿这么做的原因不外乎是怕老乡聚集在一起,容易形成合力或什么“安徽帮”、“四川帮”、“湖北帮”,从而以集体形式来对抗公司的管理制度、方式,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富士康“十一连跳”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自杀事件”,而是一个公共事件,富士康有责任有义务向社会作出承诺:保证不再发生类似悲剧!而如何来“保证”,那就看富士康高层有没有信心、决心和爱心了。的确,在一个几十万员工的工厂里,要想防止一个人“自杀”或“跳楼”是有点勉为其难,但只要富士康解决了员工认为的“粗暴管理”和“苛刻制度”,同时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如楼顶、阳台、过道、窗户加以改造或派专人24小时值守,就很有可能预防或阻止第十二个人“再赴企难”。

  其三:当富士康一厢情愿的抛出“不自杀协议”妄图“切结”与员工的“生命关联”时,其实,它也“切结”了社会、公众、员工对它还抱有的最后一丝同情。切,切断;结,了解。现在,该是富士康“切断”连跳事件发生的时候了,是该有人站出来给这一场血腥的无奈的眼巴巴地只能围观的公共事件做个了结了。

  最后,摘录一段媒体关于富士康工厂的描述,权作为对9名跳楼死难者的祭文吧。

  题目:百亿税收下的孤岛生活

  正文:自成系统的“封闭王国”,无所不在的保密制度,苛刻严厉的惩戒机制,内部优先的申诉、求助机制,不仅使富士康成为一个与外面世界隔绝的“孤岛”,也使每个员工在内心深处都构筑了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宇宙”,它的能量和压力只有在自我体内循环,沉默、寡言、默默忍受——不习惯于与他人交流,更不善于向外界求助,直到有一天再也无法承受。

  高高的围墙和铁丝网,筑成了一个“富士康王国”。庞大、富有、神秘,是富士康留给“外面”世界的人最直观的印象。

  这里是深圳市宝安区,作为深圳的战略腹地,这里与紧邻的东莞市相似,支撑起整个区域经济命脉的是那些以数量庞大、出口为主的代工制造企业。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企业之一。1996年初,富士康在宝安区当时仍一片荒凉的龙华镇油松地块选址,建起了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区。这块面积仅3平方公里的科技园区,目前已有员工30多万,成为富士康在国内20余个城市布局的最为重要的基地。

  几乎每个定居在深圳的人都深知富士康对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它的产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贸出口的22%,每年为深圳创造出超过百亿元的税收。按富士康科技集团自己的说法,它力争成为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主力推手。

  在外人眼里,富士康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堵高高的围墙,严格的门禁、安检制度,将其员工以外的其他人隔离在外。你进不去,也出不来。今年以来,接连发生的11起员工跳楼事件更是为这个“围墙内的城市”增添了无数的神秘和诡异。

  无论是网民的责难,还是媒体的评论,多数人的批评均是建立在他们“想象中的富士康”的基础上: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富士康,一睹其真面目。日前,潜入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区内后发现:富士康内部的诸多员工对他们就职的公司也并不了解。在他们眼中,富士康有着太多的神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