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者谨防电视购物三大陷阱

(2010-03-14 17:52:23)
标签:

3.15

消费者

电视购物

维权

陷阱

消协

提醒

忽悠

秦玉龙

杂谈

分类: 第三只眼

消费者谨防电视购物三大陷阱
秦玉龙/文

 

     谨防电视网络购物三大陷阱
     目前,在电视购物、网络购物中,常见的是夸大宣传、付款不到货、货不对板等三大陷阱。
     消协提醒消费者:在通过电视购物及网络购物时,要选择信誉好的商家,不要轻信广告,切忌贪图便宜盲目冲动消费。购买前与对方约定好保修范围及各自的权利义务,选择异地购物的消费者要考虑商品保修是否方便等因素。同时,消费者交易时要和网店约定,保存记录,咨询好物品的详细情况并要求在出货单上书面注明。尽可能使用第三方付款方式,不要与卖家私下约定其他交易方式。收到货物后,一定要先仔细检查所购商品的质量,并注意保留好相关凭证。若遇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购遇到纠纷先找网站投诉
     在当前网络购物中,手机充值卡、电器类产品和女装是网络购物纠纷三大高发商品。消协提醒:网购遇到纠纷,应先向购物网站投诉和索赔。网络维权目前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卖家不配合;二是买家取证难。因此,购物要选择信誉好的卖家,遇到问题及时找网站交涉。


     家电产品安装出问题该找谁
     空调、电热水、燃气热水四类家电安装很专业,需要有专业安装资质的人来操作,否则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消协提醒:消费者在家电产品送货到家后,应该要求商家提供安装,调试服务,切莫自行安装,因为一旦安装出了问题,厂家就会拒绝“三包”。


     维修不填保修卡换货遇障碍
     商品“三包”规定第十一条:“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多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和证明,由销售者负责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者按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退货,然后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因此,消费者在家里维修电器等商品后,切记要维修人员详细填写维修记录,以免给今后维权带来麻烦,甚至白白丧失自己更换货物的权利。


     买家电切记要挑商家选名牌
     厂家倒闭、产品停产、维修无门,导致所售家电成“孤儿”。近日,不断有媒体报道称,某某家电由于厂家倒闭停产,无配件,无法维修等信息。消协提醒:随着家电行业的不断洗牌,一些品牌正在消失,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一定要到信誉好的商场,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同时,保存好发票和保修卡,厂家虽然倒闭,但商家仍有实行“三包”的义务。


     买汽车要先行查验产品名录
     经常有农村消费者投诉:自己购买的车辆无法报户,商家又不肯退货。消协提醒:车辆生产国家有严格管理程序,合格产品都有全国统一的“生产厂家产品名录”,消费者在购车前一定要查询产品名录,对商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些“无名”厂家私自生产的农用汽车,是不能挂牌营运的。


     谨防促销活动中的温柔陷阱
     节假日期间是消费者聚会、探亲、购物消费的高峰期,面对商家的打折促销,消费者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防止少数商家虚假标价,模糊标价,虚构原价,虚假折扣,模糊赠售,隐瞒价格等销售陷阱。消协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要尽可能到正规商场、超市购买,要索取发票和凭证。农村消费者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应认准指定的品牌和销售场所。

 
     不留包装箱退货要付包装费
     某消费者购买一台42寸平板电视,使用后效果不佳,而且有明显质量问题,于是要求退货,商家也同意退货,但当工作人员拉走电视时,消费者提供不了包装箱,被索要包装费400元。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家电后,一定要将包装箱保留至少一个星期,以免退货时,付出高昂的包装费,因为包装费都是厂家自定。


     消费者购买豆浆机记住四看
     目前市场上的豆浆机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显示,生产厂家有800多家,但真正有实力的只有几家。眼下,市场上大多假劣产品都套用正牌厂家的外壳,再由地下工厂自行收购电机、变压器、加热管等组装而成,质量极差。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豆浆机时注意四看:一看产品标志,查看是否是“三无”产品及相关说明书;二看质量。查看3G认证标志,工作时限等限定条件等;三看密封性能。要求商家试机,选购时将豆浆机放在玻璃板上,空转1分钟,产品不应有较大移位,不应发出异味或出现漏水现象;四看刀片设计。好的刀片应具有一定的螺旋倾斜度,这样的刀片转起来后在一个立体空间碎豆,还能产生巨大离心力用于甩浆。


     要时刻提防“中大奖”骗局
     尽管媒体以各种方式提醒消费者不要掉进骗子们设的圈套,但仍有人不断上当受骗。消协提醒:一、凡是要求“中奖者”先交费的“中奖”都是骗局。只要消费者不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公证费,骗子就无法得逞;二、不论发现何种形式的“中奖”都要保持高度警惕。消费者可向商场、公司、门店或致电有关公司进行咨询;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不超过5000元。”任何抽奖式有奖销售所设奖项超过5000元的都属违法行为;四、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律救助渠道,为自己挽回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