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人的待客之道很特别

标签:
西部风情甘肃平凉民俗民风特色小吃文化 |
分类: 半瓶子专栏 |
甘肃平凉人的待客之道很特别
秦玉龙/文
平凉酥饼
但凡来过甘肃平凉,并与平凉人打过交道的外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如是慨叹:平凉人待客太热情了!
热情是一种姿态,目的是让客人感觉到你对他(她)的重视和关注。而“太热情”则是一种氛围,它会让客人感觉很不自在,也会让主人很累很忙乱。但平凉人习惯这样的待客之道了,要是热情不够,就认为没招呼好客人,就会觉得心里很卡(方言:过意不去)。
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平凉人对客人的到来确实是“不亦忙乎”。至于是否“乐乎”,只有主人自己心里明白。前不久,“半瓶子”一位朋友就真切体会了一次俺们甘肃平凉人的待客之道。
平凉清汤羊肉泡馍
他说,我和父母自小离开平凉,很多年都没回来过了。这次回平凉探亲,母亲让我一定要去看一位远房表姨,当我好不容易在一个厂区家属院找到她家时,表姨和表姨夫表现出的热情就让我局促不安,有点手足无措。表姨夫都快70岁了,竟然站在我对面给我一杯一杯的不停续茶水,任凭我拉他拽他也不愿坐下。表姨进了厨房就一阵忙活,很快做好了饭菜端上了桌,然后老两口站在我旁边,一个夹菜,一个倒茶,嘴里还不停地说:家常便饭做得不好,你吃撒,好好吃撒,甭客气撒!本来,找了二老一上午我肚子确实饿了,很想好好吃一顿,无奈二老的太热情让我不敢放开肚子大吃大喝,就故作绅士状在那里细嚼慢咽,草草吃了几口,就说自己吃过了,结果饿着肚子离开了表姨家,出来后就直奔饭馆子咥(方言:吃)了一碗炒面……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待客之道,在平凉农村和城市坊间百姓家很是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往往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亲疏远近,主人都会热情接待,拿出家中积攒的平时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饭菜、烟酒、茶叶招呼客人。只要你前脚进家门,主人后脚就进厨房,不管你咋阻拦,咋解释自己刚吃过,主人都要给你做顿饭端上来,哪怕你只看一眼,尝一口,主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平凉酿皮(凉皮子)
当然,城市里的平凉人也一样。虽然没有乡里人那么实诚厚道,却也热情似火。过去,平凉人待客一般讲究吃好喝好!现在平凉人待客,不但讲究吃好喝好,还讲究耍好。最主要的是吃好,不但下馆子,进酒店吃大餐,还不忘了向亲朋推荐咱平凉的地方名吃。比如泾川的罐罐蒸馍,静宁的锅盔和烧鸡,平凉城的羊肉泡馍、酥饼、酿皮子、羊肉涮锅、炉齿馍、生氽面、炒面、烩面、蒸鸡、蒸羊,灵台的酸汤面、黏糜子、炖甲鱼,华亭的核桃饺子、洋芋搅团等等,恨不得挨个让客人尝一遍。临走时,还不忘了在同乐园给亲朋买几斤地道的平凉腊牛肉带上。虽然待客确实费钱费时间,可大家为了面子,也就豁出去了。反正客人不是天天有,摆一桌子对于今天的部分平凉人来说也不算啥大事情。不怠慢客人,谨守我们赖以成名的好客传统,这关乎平凉人的形象问题。
平凉酸汤面
不过,最让客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咱平凉人的喝酒与劝酒。平凉人劝酒本事可谓天下第一,任凭你有多少借口,多少推辞,多少理由,在平凉人待客的酒桌上,你不喝上几杯,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同时,平凉人敬酒也堪称天下第二,酒场上爱搞“车轮战”,桌子上的人不管三亲六故,都要挨个敬上你一杯,碍于情面,你又不得不喝。这个上来敬你一杯,表示“一心一意!”那个上来敬你两杯,表示“好事成双!”另一个上来敬你四杯,表示“事事顺利!”还有更狠的,上来就敬你十二杯,表示“一年到头都如意!”往往一圈子下来,不胜酒力的客人在一团和气的氛围中就喝大了。
平凉罐罐肉(砂锅)
尽管,平凉人的待客之道有很多令人难忘或尴尬的记忆,但平凉人待客热情、大方、周到、细心的优点,却一点也不比素以豪爽好客的游牧民族逊色。
和平凉人做朋友,你会感觉很惬意。和平凉人做朋友,你会很有口福。和平凉人做朋友,你会被质朴和浓烈的友情深深感染和打动。和平凉人做朋友,你还要有一个好胃外带好酒量……
总之,平凉是个好地方,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
平凉孜然烤羊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