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半瓶子专栏 |
但凡关中人(陕西大部以及甘肃陇东地区),这里的人们生活习性相近,文化传承同属一脉,且都操着同一种方言,俗称关中方言。千百年来,人们也习惯把陕西、甘肃并称陕甘、甘陕,把这里的人叫陕甘人。
在咱们陕甘,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文化人还是大白堂,男人或者女人,都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一句话:钱是啥,钱是身上的垢甲(即身体上的污垢)!
在咱们陕甘,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文化人还是大白堂,男人或者女人,都会在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一句话:钱是啥,钱是身上的垢甲(即身体上的污垢)!
乍一听这句话,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还是咱们陕甘人厚道啊,不爱钱不说,恁把钱比成人身上的垢甲,确实是高境界啊!
依“半瓶子”分析,陕甘人对待钱的态度确实是“高境界”。先说这人身上的垢甲,估计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不管是啥色的啥种族的人,身上都会长垢甲,而且是长了又洗,洗了又长,真是无穷无尽。这就很有意思了,陕甘人说钱是垢甲,不是说不爱钱,而是说钱去了还会回来,就像人身上的垢甲一样,生生不息。你看,这貌似大老粗的表达,其实意思深得很。难怪语言学家惊呼:发明俗语和使用俗语的人,不是哲人也是智者。
眼看快要过年了,俗话说,“有钱过年,没钱谝传”。这有钱人没钱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那心情肯定大不一样。有钱人说“钱是垢甲”,表明他(她)有本事,花了还能挣回来。没钱人也说“钱是垢甲”,那是喇嘛蚤头呢——没法(发)了,只好在别人面前装着硬气,自我安慰一下。可是不管你有钱没钱,“垢甲”薄厚,这年还是要过的。“垢甲”厚了,咱们就过个厚年,“垢甲”薄了,咱就过个薄年。既然认定钱是垢甲,咱就不要为了垢甲泼烦了。
有朋友人为,陕甘人之所以把钱叫垢甲,那是因为陕甘一带地处黄土高原,风头大,尘土多,人身上的垢甲自然也就多了。可是在这个垢甲多的地方,钱不一定多。
那么,说来说去,钱真的是垢甲吗?
其实,在多数人的眼里,钱是“天使”,钱是“种子”,钱是“万能胶”,钱是“好东西”,钱是“割肉钢刀”,钱是“魔鬼”,钱是“毒药”,钱是“百变金刚”,钱是“哈哈镜”,钱是“通行证”,钱是……
钱到底是什么?神仙、魔鬼统统给不了正确的答案!你们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陕甘人说它是垢甲,那它也就是垢甲了!
陕甘有很多经典俗语从远古传来,钱是垢甲就是一句。它可以用在任何人身上,也许经常说它的老百姓讲不出什么金钱观、世界观,但他们就是能一针见血,就是能入木三分,就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金睛。这里除了平民的智慧之外,恐怕还有一个谁都知道但谁都有意无意忽略了的原因:以往的贫穷和落后!让我们对金钱这玩意是有爱且恨,在面对金钱诱惑或者为钱泼烦的时候,我们只能拿自个调侃了。“垢甲”两个字,饱含了多少没钱的无奈,饱含了多少赚钱的艰辛,又蕴含着多么深刻的理解啊?
我要是有钱了就……
我要是有钱了就……
这是我们都不陌生的话——那么有钱之后怎么样呢?钱多出怪物,没钱更惜慌。譬如你买彩票,一不留神就中了四五百多万!身上油腻腻的垢甲洗净了,公司开了、当总经理了,穿高档衣服了,吃山珍海味了,坐宝马奔驰了……可能你还会在别人面前说“钱是垢甲”的话,可在你的心里,钱已经不是垢甲了,是“马甲”了。
当然,“半瓶子”也会经常说,“钱是垢甲”的话,可当我面对金钱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不会把它跟“垢甲”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它,我可以住上好房子,穿上好衣裳,吃上好饭菜。还能用这“垢甲”买我以前想买买不起的,耍我以前想耍没有耍过的,要我以前想要不敢要的……
总之,有钱以后,我要做的事儿太多了,可能比现在更爱钱了。那时候,我还会把它当“垢甲”吗?即就是会,那也是不厚道的“料片子”(方言:自以为是抑或炫耀的意思)说法……
话又说回来,陕甘人把钱叫垢甲,可以理解为豁达心态的表露,也可以理解为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你可以说他们不求上进,安于现状。也可以认为他们词不达意,表述含糊。甚至你可以嘲笑他们“小农意识”太浓。然而,在“半瓶子”看来,比喻就是比喻,俗话就是俗话,说多了,听多了,歪理也就成了真理。就像我们对于世态人情的看法一样,明明是这样的,我们却宁愿相信跟事实背道而驰的那样的说法,并且还把它当成“经典”来传播,不再会有人去考证它的出处是否正确……
这也许就是眼下常说的一个名词:“草根文化”吧!
前一篇:裤裆缝里的虱子——“咬蛋虫”
后一篇:过年是一次精神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