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半瓶子专栏 |
咱平凉人老几辈有个说法,叫“细发”。意思是:有“细”才能“发”,不细咋发呢!比喻那些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
同样,也有一个说法,叫“啬皮”。形容某一个人:看你啬皮的,连个冰棍都舍不得买,是不是你家老鼠都穿上绸子袄袄了?
平凉方言“啬皮”既为吝啬,“细发”既为节俭。
一个人舍不得钱,叫啬皮。一个人会过日子,叫细发。细发不是啬皮,细发的人是该花钱的时候花钱,不该花钱的时候不花钱,这叫理性支出。而啬皮却不同,是处处抠门。啬皮的另一面是喜欢沾光,沾别人的光。
有朋友讲了这么一个笑话。L君在平凉也算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收入也属中不溜,却啬皮得要命。一日,几人去吃牛肉面,L君瓷瓷畏畏跟在后头,进了馆子。他先犹豫半天,要了一小碗牛肉面,几口吃完后看别人还在吃,就蔫哩不叽趴在哪儿吹汤。看到有人付账,立马来了精神:给我再来一小碗!
“半瓶子”一位同事解析:像L君这样“蝼蝼起手”的人,与细发节俭无关,纯粹是一种“一毛不拔”的病态心理。越啬皮的人,对于财产的任何支出都会感觉到一种近于生理性质的痛苦,这几乎是他的一种本能,他再有钱也难以克服这种本能。因此,钱越多,要花销的机会越多,他感觉到的痛苦就越多。同事认为,同样的财产,对不同的人伤害是不同的。对细发人,只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们就很容易忘记,不会放在心上。而对那些啬皮又爱钱的人来说,却会念念不忘,不断在心里计算自己的损失,越算账越觉得划不来,于是一遍遍地重复品尝“割肉”的痛苦,并把那痛苦扩大了许多倍。
其实,啬皮、细发的人,都有一把小尺子。啬皮人最爱瞅小头,假如一头牛从他面前过去,他也许会视而不见。可是要有一个虱从他跟前爬过,他一定会拽下一条腿来。细发人则是钱不多腰杆不硬,在面对大钱时往往无能为力,就只好在小钱上斤斤计较。因此,即使一个向来大方的人,在菜市场上也难免会为几分钱讨价还价。
对于钱财,平凉人还有一个说法:钱是挣来的,不是细来的。也就是说,啬皮也罢,细发也罢,都是一种小农经济意识,缺乏挣大钱,创大业的魄力和勇气。这也难怪,你看咱平凉城里,做大生意挣大钱干大事的多是南方人,而平凉人虽然也有掺和的,却是凤毛麟角。
一个人太啬皮不好!“半瓶子”建议,还是学着大方一点,因为你滥用或透支人情,会对自己将来很不利。朋友之间总会有些人情的,有些人便喜欢用人情来办事,但人情是有限量的。弄不好,你们就会关系渐渐疏远,最后分手。所以你必须少占便宜、不占便宜,让朋友或他人在你身上也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样相处就恰到好处。
当然,啬皮人或者细发人也有自己啬皮或细发的理由。本来吗!钱就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捐献也好,借贷也好,那是我自个的事儿,别人没权指手画脚。就是送礼请客,也要打打小算盘,不能“白花”冤枉钱,这无可厚非。平凉人不是很有钱,挣钱的路数也不是很多,平时细发一点,应该是攒小钱过小日子。同样道理,啬皮一毛不拔自有一毛不拔的哲学:今日拔一毛,明日拔一毛,名声传开了,七大姑八小姨朋友同事同学故旧每人都希望来拔一根,还不把我拔成精身子了!
人之初,本啬皮。碎娃娃不肯把心爱的玩具送给别的娃娃耍,有权人不肯把权力让给别人用,生意人不会把自己的利润送给消费者!这都是啬皮心理在作怪。啬皮是原罪,是人类的占有欲。如果说金钱的啬皮者是一毛不拔,那么爱情的啬皮者却是一瞥不饶。你说,女人比男人细发,所以有些男人不得不背着老婆偷偷揣摸几个私房钱,以备不时之需。我说,女人比男人大方,所以有不少的人专向“特殊的女人”要官……男人也一样,细发过了头就是啬皮,大方出了圈就是挥霍。因此,啬皮是富人普遍的弱点,细发是穷人普遍的美德。
“半瓶子”自认为不是一个啬皮人,也不是一个大方人。拉不到细发人的伙伙里,也划不进手大人的堆堆里。我没钱却死爱面子,因而啬皮不彻底。我挣钱不多却爱耍人,细发也不到家。朋友笑称:真半瓶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