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第三只眼 |
贾平凹平凉三日行 贾平凹平凉卖字赚的是人气
本报记者 秦玉龙/文 杨 昕/图
10日下午,堪称中国文坛大腕级的人物贾平凹轻装简从悄悄来到平凉。贾先生此次来平凉,显得比较低调,尽管在隍庙门口有关贾平凹先生来平凉开展书画交流的横幅已经悬挂半月有余,但却很少引起人们关注。只是在一些书画爱好者或者所谓文化人圈子里流传:贾平凹要来平凉卖字!
11日上午,记者来到隍庙,在一家名曰藏珍阁的书画店里,见到了正在挥毫泼墨的贾平凹先生。店里摆满了贾先生的书法作品,围观的人多数是平凉书画界的一些同行或者收藏爱好者,这和记者事先预料的火爆场面相比显得有些冷清。贾先生衣着朴素,神情略显疲惫。写了十几付字之后,便点燃一根香烟坐下来和姚学礼先生闲聊。此时,记者提出采访要求,但却遭到了这次活动主办方——藏珍阁画廊的拒绝,理由是贾先生在来平凉之前就提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记者也在书画店的门口看到一则“告示”牌子,内容大意是:贾平凹先生在平凉的一切活动都由该画廊负责接待,只有征得画廊同意或者购买贾先生书法作品后方可获得签名、留影资格等等。
平凹先生此次平凉之行虽然表面看是一次纯商业活动,但其大名还是在平凉市民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人都在工作或休闲场所谈及其人其文其字。遗憾的是由于贾先生不愿意抛头露面,加之其行踪对外严格保密,所以真正能与其谋面的热心读者并不多。据记者了解,连日来,平凉几家星级宾馆服务台不断接到省内外媒体、读者的电话,询问贾平凹先生的情况。兰州、西安的一些媒体也闻讯赶来平凉,试图采访贾平凹,都宣告失败。一位某星级宾馆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这两天找贾平凹先生的电话太多了,都是记者打来的,可贾先生根本就没有在我们这儿下榻啊!
另据一些知情者透露,由于贾平凹的书法作品标价过高,差不多都在4000元以上,故而购买者寥寥无几。一位本土书画作者认为,贾平凹的书法作品拙朴大方,厚重有张力,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可他在散文、小说上取得的成功,淹没了他在书画艺术上所表现出的才华。至于名人书画还是书画名人,我认为前者更有号召力。可以这样说,贾平凹先生卖字赚钱是其次,赚的更多的应该是人气。
贾平凹先生在平凉只逗留了三天,已于13日离开了平凉。据了解,这已是贾平凹先生第五次来平凉。在他的散文作品集中也收录了其描写崆峒山、柳湖以及一些平凉人文景观的文章,也算是先生为平凉对外宣传做出的贡献吧。
本报记者 秦玉龙/文 杨 昕/图
前一篇:谁曾为我束起许多花枝
后一篇:手机与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