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凉学生上高中咋这么难?

(2006-03-08 12:25:44)
分类: 我看社会
           平凉学生上高中咋这么难?
               本报记者 秦玉龙
     一年一度的中考结束过后,此时又有多少家长们为了子女的升学开始焦虑奔波。按照平凉市8所重点学校提供的每年大学录取率来看,进入这些重点高中学校,几乎可以说已是一条腿迈进了大学校门。因此,重点高中使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一条最低分数录取控制线,带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好高中走俏,让适龄人群在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问题上受到了挑战,家长们只得千方百计想办法,甚至为争取一个“三限生”名额而付出一笔数目不小的“赞助费”或“择校费”。现在“上高中比上大学还难”,道出了人们送子女上高中的无奈。
                  二万中考生无缘普高
    据教育部门统计,今年平凉市各县、区城乡初中毕业生总数达到34501名,比去年增加2376人,是历年来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崆峒区城乡初中毕业生为6776人,而能达到最低分数录取控制线,最终进入高中继续就读的学生不超过2600人,加之职中、技校、中专录取的1000多人,尚有近3000名学生无学可上。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算,全市至少有近2万多名初中毕业生无缘高中阶段教育。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今年平凉市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最大能力扩大计划内招生,特别是扩大几所重点高中招生计划,严格落实高中招生“三限”政策,即:限定择校费标准:平凉一中、静宁一中收取择校费不能超过6000元,其他6所重点高中不能超过4000元;限定人数:择校生不能超过总招生人数的20%;限定分数:在录取分数线以下30分内招收“三限生”,低于30分不予录取。据悉,今年秋季全市普通高中实际录取新生预计1.3万多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平凉高中阶段教育现状是,到2003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为37191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为30915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为6276人。
    高中升学矛盾最为突出的崆峒区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明年(指2005年),崆峒区应届初中毕业生总数要比今年有大幅提高,按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最大值50%计算,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总数不超过3000人,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由于读不上高中而失学,过早流入社会。看来,扩大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已迫在眉睫。
                 三成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一面是办学规模不足,上高中难。另一方面是重点高中资源紧缺,上好高中更难。平凉市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平凉市8所重点高中招收新生4000多人,占全市招收高中阶段新生总数13176人的30%。
    虽然,平凉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6.4%,但目前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仅为招生总量的三分之一,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平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王毅斌科长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各县、区共有32所普通完全中学(不含职业学校),这些学校高中最大容量也只有3万多人,而且眼下都已经处于超饱和状态,绝大多数高中班级人数都在70人以上,超出教育部规定人数标准一倍多。即便如此,仍然无法满足逐年增多的初中毕业生需求。王科长表示,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单纯靠扩大班额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没有可供挖掘的空间了。
    王科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照眼下的发展趋势,到2007年,全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将净增2万人,光教室就需要12万平方,加上往昔欠账,需要新建教室20万平方米,相当于要新建20所普通高中。同时,至少要新增教师2300名。
    此外,对于上高中难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才会引发“择校热”,倘若高中没有所谓的“重点”与“普通”之分,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没有明显差距,就不会出现“择校”现象。
                四项措施缓解招生压力
    一方面是家长、学生踏破了重点中学的门槛,期望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那些没有列入所谓“重点”的“普通”学校,高中招生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面对“肥瘦”不均的现象,王毅斌认为:要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这一矛盾,就必须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进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他说,从去年开始,市教育局已经制定了四种措施来缓解高中招生压力。一是把全市8所重点中学改办成独立高中,这一举措可以扩招2500名初中毕业生。目前,已有7所学校正在向独立高中过度,平凉二中也将在今明年过度为独立高中。二是对现有农村完全中学进行改造,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三是在不影响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把一些条件好、有能力的独立初中办成完全中学,增加高中班级。四是鼓励、扶持民办高中,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办学。我市现有的3所民办中学规模比较小,高中在校学生不超过400人,每年高中招生仅仅百人左右。
    面对各方面的无奈,教育行业人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引导重点高中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改革、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其他学校一定的指导、支持,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同时,要充实和加强一般高中建设,在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增加经费投入、调整生源结构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努力使每一所高中都成为群众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学校。只要这些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家长观念、社会认可度提高了,家长们最为担心的教学质量能得到保证,上高中难的问题也许会得到一定缓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