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子”写下这个题目,自己心里也有点不自在。因为凡我平凉父老乡亲都知道,“夜鳖狐”就是蝙蝠,一个鼠不像鼠,鸟不像鸟的怪物,咋能跟兽联系起来?然也,“半瓶子”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有这么说的“歪理”。如果诸位读者大人不嫌在下泼烦,且听我慢慢道来。
平凉人有句老话:欺软的怕硬的,害怕冷娃拼命的!这一类人就像“夜鳖狐”一样,亦鸟亦兽,遇强是鸟,遇弱变兽。正缘于此,社会学家给他们起了一个比较顺耳的名称:蝙蝠理论。因为在鸟群里,它是一个“强者”。但在兽群里,它又是一个“弱者”。就像在我们身边,一些性格、作为类似于“夜鳖狐”一样的人。也许在同事、朋友眼里,他(她)是一只人见人怜的温顺的鸟儿,可换一个场合、环境,他(她)很有可能就会“变脸”成为一头“凶猛”的兽。
如某人,他在公众场合说话有分寸,处事有礼节,对上级毕恭毕敬,对下属柔声细气,装的人模人样的。可晚上一回到家里,却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对老婆娃娃说话恶声恶气,嫌饭菜盐淡醋酸,摔碟子拌碗,甚至动手暴打老婆娃娃,简直一副“活阎王”嘴脸。老婆实在忍无可忍,提出要跟他离婚,许多同事、朋友还深感不解:歪女人身在福里不知福,那么好的男人她都过不下去,尽是胡折腾呢!大家这么说,缘于平时对他的印象:“歪是个谦谦君子,是个好男人”!可是,大家伙不知道,这个“好男人”会是一只“夜鳖狐”?
其实,跟“夜鳖狐”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半瓶子”想不起是那个大人物曾经说过:人天生就具有兽性的一面,只是在不同环境不同氛围里,其表现各异而已。通俗地说,就是在比他强的人面前,他是弱者,所以就像“鸟”一样温顺。而在比他弱的人面前,他就像“兽”一样跋扈骄横,粗俗野蛮。这一点,咱平凉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可谓感受良多。你去某单位办事,工作人员先是对你不理不睬,钜(ju)得跟痰盂一样。问多了,他(她)嫌你泼烦,没声好气地胡乱支应你一半句。假如碰巧他(她)在家里跟老婆或“掌柜的”淘了气,就会拿你出气,三言两语把你轰出办公室,嘴里还要骂骂咧咧:人家泼烦的很,没眉没眼的在这儿来叨叨啥呢?恰逢此时,他(她)的领导突然进来,他(她)立马“多云转晴”,一脸灿烂。“领导您有啥指示啊?”并且忙不迭地点烟道茶,屁颠屁颠的。看到这类情景,你一定会感慨:真“夜鳖狐”也!
实话实说,“半瓶子”有时候“照镜子”看自己,发现我身上也具有“夜鳖狐”的劣根性:亦“人”亦“兽”!情绪好的时候,“半瓶子”会看天天蓝,看地地绿,看谁都顺眼可爱。这时,我的社会责任心、同情心、良心都是大大的好,待人接物的态度更是出奇的好。然而,有每月那么几天,我的情绪会特别的瞎(ha),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像我的对头。自然也就没有了社会责任心、同情心甚至良心。说话做事没边没沿,待人接物态度也不是那么热情有礼貌。弄不好,还会在“心魔”的作用下,干出一两件踅事蠢事来。至于我们身上的“夜鳖狐”习性,在动物学家、社会学家那儿如何分析,“半瓶子”不得而知,可我自己总感觉:这是社会转型期人们都会或多或少染上的“心理病”。你想,那个对你没声好气的工作人员,他(她)肯定是对自己“事干不到人头里”一直在生闷气,先是恨自己,继而恨别人,破罐子破摔,能有好心情好态度对待来访者吗?“半瓶子”也是一个毛病,写了几篇臭文,得到几声赞许,便以为自己了不起,能耐大得很。因此,对自己现在的待遇、工作、生活条件难免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情绪失控,瓜头瓜脑的说话做事,乱碰乱撞,跟麻眼“夜鳖狐”没啥两样。
把人跟“夜鳖狐”相提并论似乎有点不妥,可这绝非“半瓶子”的“发明创造”,而是一些社会学家眼下热衷研究的“蝙蝠理论”。“半瓶子”只是借来用用,将“蝙蝠”地方化,变为“夜鳖狐”。其意在告诫人们(包括我自己):凡事想开些,把自己看小些,心态摆正些,嘴脸展开些。因为,我们谁也不愿意像“夜鳖狐”一般,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鸟还是兽。要是那样,你我多悲哀啊!
加载中,请稍候......